中國作家網>> 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 >> 正文
21日,青年作家周嘉寧、張悅然在北京召集“孤獨者的供述會”,漫談周嘉寧最新長篇小說《荒蕪城》。兩位年輕作家對談孤獨,和現場的讀者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有讀者評論說這場有關孤獨的供述會“是向內的,敏感,勇敢,私密,澎湃,像刀一樣剖開自己”。
張悅然和周嘉寧同為80后作家,都曾因為“新概念作文大賽”而為更多人所知,她們一直堅持純文學的創作道路,同韓寒、郭敬明一樣是很多80后心目中的文學代表人物。《荒蕪城》的靈感來自于周嘉寧一段真實的經歷,書中用自己真實的經驗和感受,表現了生活的孤獨、荒蕪和無助。“我們很多人,內心都是荒蕪的,迫切需要一些炙熱的東西,哪怕感情,去填滿它。”周嘉寧談到孤獨時說:“在小說里,我構建了一座‘荒蕪城’。無論是北京還是上海,人心都是荒蕪的,人人都像空心人,孤獨地在世間漂泊,相互之間無法溝通,無法相愛。”
對此,張悅然表示周嘉寧所寫的生活的荒蕪更準確地說是寫了很多叫做“北漂”或者是在北京生活的年輕人的這種狀態,“我覺得這個荒蕪更重要的還是一種心境吧,對于北漂的人來說,最青春的時候來到北京,你看到的就是一個空曠荒蕪的狀態,你也是希望它被填滿,然后能夠對它的每個角落都非常的熟悉。其實只有等你厭倦了,你才知道什么地方滿滿當當,你才會走出那些滿滿當當的地方,而忽略那些荒蕪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可能荒蕪也是一個特別青春的一個年輕人的心理狀態。”張悅然說。
雖然孤獨、荒蕪總讓人覺得消極,但是在兩位女作家看來,這實際上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狀態,因為這是一個開放的狀態,所以是可以容納很多東西的。正因為這樣才能讓人不斷尋找可以填滿內心的事情,才能讓人一直內心充滿積極地去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