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俗講秦國史的得失——觀《大秦帝國之縱橫》(趙彤)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9月23日13:42 來源:中國作家網 趙 彤

      2009年《大秦帝國》第一部“裂變”播出,時隔4年第二部“縱橫”開播,第三部“崛起”也已經制作完成,后續的另外兩部作品也在緊鑼密鼓地策劃。一個用電視劇的形式,來俗講秦國史的龐大工程已經完成了一半,正在向全部竣工迅速推進。

      這個俗講史序列,以公元前362年為開端,至公元前206年結束,前后跨度達150年,全部完成的電視劇集數可能達到300集,這在我國電視劇創作史上會創造一個紀錄。

      在興趣即時化、信息碎片化的大眾通俗文化產銷背景下,《大秦帝國》系列劇集以正襟危坐的姿態,連續地、相對完整地、嚴肅地描繪秦國——秦朝的發展史,意圖為觀眾提供一幅把握先秦及秦代社會歷史進程的圖景,這種創作態度是應該予以肯定的。

      看了《大秦帝國》“縱橫篇”,聯系到此前的“裂變篇”,有幾點觀后感。

      第一,“縱橫篇”為“大秦帝國”系列劇集的完成增添了新的基石。它以張儀這個角色行動為主線,簡約地勾勒出“合縱連橫”的史事。給廣大觀眾了解秦惠文王到昭王這段歷史,提供了一個影像化的一家之說。我國影視劇過往的涉秦題材,長期以來是在“階級斗爭”話語和“改革開放”話語環境中,著力于以三個人物來講述秦國——秦朝故事的。這三個人物一個是秦始皇、一個是商鞅,一個是孟姜女。因為前此涉秦題材故事多是片段式的,所以觀眾對秦國——秦朝的理解印象也是斷片式的!昂峡v連橫”的這段歷史講得很少,“縱橫篇”以“合縱連橫”講秦史,講得比較充分,對完整地了解戰國史、秦史是有益的。同時,它也為我們思考如何在“民族復興”語境下,來講好歷史故事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第二、“縱橫”準確地把握住“大秦帝國”故事序列的敘事主調,就是對秦國勝出的原因探析,如果說“裂變”是從內政變革的角度來演繹這個主題,那“縱橫”則是在“大爭”的背景下,著重從外交的角度進行剖析。如果說,“裂變篇”突出強調的主題是變法自強,那么“縱橫篇”突出的主題則是因勢用謀。從“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攻城為下”的戰略綜合意義上看,“縱橫”對更充分地理解“戰國”時代并非止于攻城掠地是必要的,也是符合歷史的。

      第三,“縱橫”較為生動地刻畫了張儀這個“傾危之士”的形象。在“大爭”之世的背景下,特別是在與商人猗蔚的對照中,把這個“嫁禍安國”的游士角色、眾說紛紜中的“勢力之徒”刻畫得比較豐滿。商鞅、張儀和李斯,是涉秦故事中最值得研究的文臣角色,也是剖析秦國發展、戰國時事,乃至傳統文化精英心理和命運的典型。在“縱橫篇”里,用虛構的張儀與蘇萱、羋八子、娘親之間的情感生活,來矯正他在“連橫”之中給觀眾留下的、揮之不去的機詐。筆者感覺,一個原因是,創作者意識到了張儀在游說六國的過程中,負面道德色彩過于濃重了,所以要用私德的完善來予以修飾。這種筆法也很有意思。

      此外,還有一點期待和兩點疑惑。

      所期待的是,在“神劇”層出不窮的時候,《大秦帝國》是在認真地講史,雖然是俗講,卻沒有戲謔,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僅以“神劇”為參照,而不是以更高的標準來自勵,那就未免降低了追求的目標?础洞笄氐蹏返男麄髻Y料和網上觀眾的言論,該劇集具有或被具有“國家勵志劇”的創作意圖。對“勵志”的內涵,僅止于肯定成績是不夠的,還應該包括批判不足。如果說,《大秦帝國》系列劇集,已經把秦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并非一日一世之功,而是承庚接續不斷努力的結果,作為創作思考的內核。那么,創作者是不是也應該意識到,秦的覆滅同樣也不是秦始皇一人一朝鑄成的呢?在秦由諸侯到王朝到帝國的發展史上,是否早就埋下了走向傾覆的種子?并且在它的壯大過程中,也得以持續積累,而沒有得到有效抑制?所以期待后續制作能把握好這點。

      疑惑之一是,筆者不是陜西人,在看“裂變”和“縱橫”時,時常對“老秦人”的自豪發生認同斷裂!按笄亍笔綐拥拿,是帶有某種地域中心說的色彩的,劇情中也充溢著對秦的過度美化和對六國的不屑。例如,在處理羋原(屈原)這個角色時,為了突出他的激切,該劇差不多把他描寫成了一個十足的冒失鬼,這與之前影視創作中對屈原角色的處理是大為不同的。我們現在到各地游訪,不難發現每一地都有其尊敬的本土歷史人物。在陜西尊秦的同時,山東重齊魯、河北尊燕趙、湖北和湖南崇荊湘。隱含在影視創作中的地域自豪、自尊可以理解,但應該避免走向偏執。筆者以為,如果偏執地自頌會造成一定的接受失衡。

      疑惑之二是,該劇以及“裂變”,對秦的厚愛、對“強國意識”的贊美,是否使創作者忽視了秦的社會歷史屬性,即它畢竟是王朝國家,秦國民眾在劇中總是歡欣鼓舞,他們的血淚是否也應該寫寫呢?畢竟我們全力以赴追求的民族復興不是復古。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