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出版人訪談 >> 正文

    重建道德信仰踐行中國夢

    ——訪《100例經典系列》叢書主編劉上洋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9月21日22:31 來源:中華讀書報 魯大智
    《100例經典系列》,劉上洋主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定價:228.00元(全8冊)《100例經典系列》,劉上洋主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定價:228.00元(全8冊)

      《100例經典系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叢書的出版,在平靜的圖書市場掀起的波瀾令人驚異:8本書單本共計發行了近千萬冊,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其中《中外應對危機100例》、《中外應對網絡輿情100例》、《中外道德楷模100例》、《中外道德警示100例》、《中外創業傳奇100例》出版后,市場供不應求,出版社又迅速加印再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還被中宣部評為第三屆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書目。

      一套看似單調枯燥以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主題的叢書,取得如此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何訣竅?本報記者專訪叢書主編劉上洋。

      讀書報:自2006年起陸續編輯出版的系列叢書,起意有什么契機?主編宗旨是什么?

      劉上洋:《100例經典系列》叢書自2006年以來,至今已出版8本。編輯出版這套叢書的目的主要是針對各個時期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和廣大干部群眾關心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為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提供一些有啟發或借鑒意義的經驗教訓,也是為重塑公民價值信仰和道德體系所做的一種努力。

      比如,圍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一主題,夯實全社會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編輯出版了《中外道德楷模100例》;為了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普及、深入人心,編輯出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面對新興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提高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和水平,編輯出版了《中外應對網絡輿情100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為人們正確把握應對危機的策略和方法提供有益借鑒,編輯出版了《中外應對危機100例》,等等。

      我們在編輯過程中堅持將“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以小見大、言簡意賅、生動活潑”的理念貫徹始終,圍繞主題從古今中外人類歷史長河中精選出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和事例進行闡述解讀,以期讓廣大讀者真正能夠開卷有益、開卷有悟、開卷有獲。

      讀書報:一方面多媒體的介入使紙質閱讀受到沖擊,另一方面,書中所推行的核心價值觀在當下也面臨重重危機。在這種背景下,您認為這套書的出版有何價值?

      劉上洋:數字化環境下,多媒體的介入給紙質閱讀帶來沖擊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但究其本質只是出版載體呈現方式的不同,以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而出版的核心依然是內容為主。如何使不同介質的出版物傳遞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正確的價值觀,始終是出版的根本所在。

      核心價值觀是植根于一個民族的價值理念,也是一個社會長期追求的理想信念。我們編輯出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時,是在中央正在倡導但還沒有對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作出正式概況之前。鑒于這種情況,我們想通過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一句句鞭辟入里的點評,力求探索和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所在,提煉出共同價值的根本指向,從而形成全社會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干部群眾心中,并使之通俗化、具象化、大眾化,讓人們看得見、摸得著、記得住、易踐行。

      讀書報:叢書中的單行本,并非都適合大眾讀者,有些專業性很強,有些則較有普及性,主題是如何確定的?在編撰過程中,有何難度?

      劉上洋:《100例經典系列》叢書在策劃和編撰過程中,我們著重考慮了專業性和普及性的問題,并對每本書進行了具體的定位和區分。有一些單行本的確是專業性很強。如《中外應對危機100例》、《中外應對網絡輿情100例》等,但這些書主要是圍繞特定人群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宣傳部門在認真探索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組織編寫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時效性,所以即使專業性強一些,還是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至于普及性較強的幾本,如《中外道德楷模100例》、《中外道德警示100例》、《紅色經典傳奇100例》等,是圍繞當前全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而撰寫的,讀者面向廣大干部群眾,因此我們更側重在通俗化、大眾化上下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談到編撰這套叢書的難度,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搜集那么多正反兩方面的故事有難度。《100例經典系列》叢書以短篇故事為主要形式,每本書都包含了上百個故事,要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查找、篩選出這么多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難度可想而知。二是統稿有難度。整套叢書由來自不同領域的相關學者、專家進行編寫,由于撰寫人員眾多,各自認知水平和文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在統稿和編輯加工過程中使這些文稿質量、體例、風格趨于統一,給統稿和編輯人員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三是要讓讀者喜歡有難度。讀者喜歡,書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體現。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叢書的策劃中,強調形式要新穎活潑,內容要豐富厚實,要求既深刻又通俗,努力提高叢書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讀書報:看得出來叢書編輯下了很大功夫,即使看上去有些枯燥的主題,因為編撰、點評包括名人名言的選用上有高度、有深度,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也令人看得津津有味。在選擇具體編者和風格統一上,有怎樣的考慮?

      劉上洋:正如你所說,這套叢書編撰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使看上去有些枯燥的主題,得到讀者的喜愛和市場的歡迎。為此,我們著力在叢書的編者選定、內容選取、編排方式、敘述手法上下功夫、想辦法。在選擇具體編者上,我們進行了慎重細致的挑選,所有編者均為社會科學領域具備一定的科研水平、思想水平和文字撰寫水平的專家學者,在編寫之初,我們就根據整套叢書的主旨和欄目編排擬出了撰寫大綱,從而把握住書稿內容的大方向。在內容選取時,特別注重內容的廣泛性和針對性,不僅選取中國的事例,而且挑選國外的事例;不僅講述歷史上的故事,而且發掘現實中的故事;不僅突出正面典型,而且揭露反面案例,從而使叢書更加全面、更加系統、更貼近生活,更有說服力。同時,我們將故事、格言、點評等形式巧妙地融為一體、緊密結合,力爭用精彩的格言來統領故事,用精到的點評來深化內涵,這樣不僅使得叢書更具趣味性、生動性、可讀性,而且大大提升了叢書的知識性、思想性、啟迪性。

      讀書報:作為宣傳部長,您本人的作品曾獲“冰心散文獎”,行文特別注重邏輯思維與文學性和思考性相結合,使作品具有思想的力量。那么作為主編,您對于作品的總體把握是什么?

      劉上洋:編撰這套叢書時,我擔任省委宣傳部長,同時我也是一名文學愛好者。因此,在對整套叢書的把握上,我努力堅持做到“四個統一”:一是思想性和文學性的統一。叢書用文學化的語言來講述故事,在點評中并不囿于已有的見解和言論,在很多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觀點,特別是著重突出故事的指導意義和借鑒作用。二是歷史性和現實性的統一。在內容選擇上,我們堅持“以史為鑒、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每個章節、每個篇目都包含了古今中外各個方面的經典故事,將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三是通俗性和嚴肅性的統一。我們在編撰中,力求語言簡潔、生動活潑、淺顯易懂、老少咸宜。同時,我們更追求叢書的品味和內涵,每本書都通過深入發掘故事背后揭示的深刻道理,總結出帶有普遍性的規律,使讀者得到啟發和教益。四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一本真正的好書一定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作品。我們在策劃之初,就強調叢書必須具有幫助作用和指導意義,必須能讓讀者有所啟迪、有所借鑒。同時,我們也十分重視經濟效益,由于這套書適應了市場的需求,加上出版社在營銷和發行環節上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不錯的市場銷售業績。從目前情況看,這兩個效益都基本實現了。

      讀書報:策劃、編輯這套叢書肯定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出版后的發行更為重要,如何使叢書深入到讀者中去,有沒有采取有效措施?

      劉上洋:對于一本書來說,出版是基礎,發行是關鍵,兩者密不可分。為了使叢書深入到讀者中去,切實發揮教育引導的作用,我們想了不少辦法。比如,將叢書的推廣與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例》、《紅色經典傳奇100例》分別作為全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讀書教育活動、全省青少年學生紀念建黨90周年讀書教育活動的學習讀本,開展了系列征文、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方式,擴大了叢書的讀者范圍,使叢書真正成為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好教材、好讀本。有很多人說,這些書出版很及時、很有針對性和借鑒性,讀了很“解渴”、很管用。這些反響和評價,對于我們來說是最大的慰藉、最好的鼓勵,也是我們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近期我們還將出版《中外生態文明100例》,力爭將《100例經典系列》叢書做大、做強、做精、做優,使之成為凝聚實現偉大“中國夢”精神力量的品牌叢書。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