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原標題:拒絕“被導航” 防止“被調研”(反對“四風” 服務群眾·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核心閱讀】
調研本是件好事,可現實中往往卻是事先打好招呼,視察層層陪同,路線被規劃,對象被圈定。這類調研常常讓領導干部摸不準實情,影響決策。同時,頻繁接待調研也成為基層單位不能承受之重,往往調研人員還沒下去,基層已忙成一團……為解決此類問題,2012年8月,云南省委組織部試行新機制,在全省組織系統內開展隨機調研。目前,該制度已開始在云南全省領導干部中推廣。隨機調研到底如何進行?能否找出真問題?能否切實轉變干部作風?記者近日進行了實地探訪。
1.改變上級“被調研”、基層“備調研”
“以前下去調研,路線基本被指定,聽到的往往是形勢一片大好,有的調研對象甚至被要求背臺詞!币淮握{研,讓云南省委組織部研究室主任張文旺哭笑不得:“當地老百姓一看到我們就對我們說‘領導瘋瘋癲癲地來了,真辛苦!’后來才知道是他們被要求背臺詞,當地群眾文化水平低,連普通話都不太會講,被要求說‘風塵仆仆’,一緊張就說成‘瘋瘋癲癲’了!睆埼耐睋u頭。
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雙江街道寶山村黨總支書記楊文華對之前的調研模式也頗有看法:“以前上級領導干部下來,我們都會事先接到通知,讓我們好好打掃衛生,準備幾個像樣的菜,為了迎接調研,我們都忙得團團轉,而且領導下來調研,陪同的人特別多,市里、縣里、鄉里的,想和領導說上話都特別難,更別說反映問題了!
一段時間以來,領導干部到一些地方調研,往往“被導航”、“被調研”,看到的只是下級精心準備的“盆景”;調研對象常常背臺詞、花拳繡腿,如同演戲;接待調研也成為許多基層單位的重負,為了迎接調研,基層忙著討論方案,忙著研究參觀路線,忙著準備匯報材料……針對這些“痼疾”,2012年8月,云南省委組織部專門制定《全省組織系統隨機調研制度(試行)》,提出在全省組織系統內開展隨機調研。
隨機調研到底有何獨特之處?
“隨機選點,不打招呼,不要陪同,要求到田間地頭,特別是困難多、情況復雜、交通不便、平時去得少的地方,開展專題性、抽查式的調研!痹颇鲜∥M織部副部長崔茂虎介紹,“還得自帶行李、輕車簡從,提倡吃住在農戶家,食宿費用自理,過縣不擾官,進村不擾民,每組成員2—3人。”
隨機調研會不會是漫無目的地到基層走走、看看、聊聊,隨便調研?
常規的調研一般都有書面材料,有規定程序,調研者基本上不用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只需聽聽匯報、看看材料,就能獲得較多的信息。然而,隨機調研如果不做準備,就可能抓不住重點,找不到問題。昆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彭琪對隨機調研體會頗深:“東看看、西問問,亂抓一把,不但收不到效果,反而浪費時間精力!
隨機調研要摸準實情,必須精心策劃、充分準備。“下去干什么?怎么干?要了解哪些情況?解決哪些問題?都得做好準備,要背著‘問號’,帶著任務下基層,才能開展有針對性的調研。”云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劉維佳說。
為了強化調研的問題導向,云南省委組織部每季度都圍繞組織工作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確定1—2個統一主題,同時,各處室可根據業務職能和工作需要,增設自選主題,做到主題突出,防止盲目調研。
2.吃住在村里,1個行軍包、4菜1湯
8月26日,記者跟隨玉溪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川銘到玉溪澄江縣、峨山縣隨機調研。調研前每人分到1個標配的軍綠色行軍包,里面裝著床單、被褥、洗漱用品,約有9公斤重。一輛車,沒有陪同,沒有迎接,走到哪,就在哪吃飯;調研到哪,就在哪家住下。
中午11點,澄江縣?阪偤?诖宕逦瘯程脙取4菜1湯,土豆絲、絲瓜尖、毛豆、炸小魚、米湯!白罱謇锝M織了幾次黨員活動?”“村里的經費怎么籌集?”“有什么需要幫助的?”……邊詢問村黨總支書記付瓊,陳川銘邊用大勺將土豆絲放進碗里。午飯結束后,陳川銘塞給了付瓊一個信封:“這是午飯錢,每人20元!薄皬那昂苌倌芤姷竭@么大的領導,見到了也難說上話,現在領導沒有架子,村里有問題也好反映了,吃飯還給錢,干部作風好了,距離也近多了!备董偰弥欧飧锌。
之前調研基本上是層層陪同,領導干部聽到的是好話,看到的是示范點,吃住都得回到縣里甚至州里,而現在干部打個包就下基層調研,吃“苦”受“累”,能適應嗎?
“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干部確實不太習慣!睆埼耐毖圆恢M:“但省委組織部長親自帶頭搞隨機調研,僅是武定縣就去過16次,沒在縣城里吃過一次飯,沒住過一次賓館,部長個頭高,有的少數民族家里的床比較短,部長就斜著睡,你想,部長都去了條件艱苦的地方,自己還有什么理由叫苦喊累呢?”
“其實,剛開始有的領導干部對隨機調研不適應,不僅是認識不到位的問題,更有能力水平不足的問題!贝廾⒔忉專郧叭フ{研,什么都不用考慮,看什么、去哪里、在哪吃、住哪兒,別人都準備好了。隨機調研剛開始時,還真是有部分干部下去不知道從哪里著手調研,也不知道去哪里了解情況,更不知道去哪里找飯吃、住在哪里,帶回來的情況也很膚淺、很表面。
“隨機調研不能下去跑一圈,裝一兜子材料,回來就擱在一邊,或者隨便交個調研日記了事,沒有真正研究如何解決問題可不行。”劉維佳強調。
為了提高干部的調研能力,云南省委組織部在系統內專門開展隨機調研培訓,強調問題導向和落實意識。截至目前,組織系統已培訓1.2萬余人(次)。
為了防止調研扎堆,云南省委組織部“特制”了一張隨機調研數字地圖,調研到過哪,上面會標注一面黨旗,用鼠標點黨旗,就會顯示調研相關的時間、地點及內容。記者在地圖上隨機一點,便彈出了一個對話框:“5月25日德欽縣奔子欄鎮奔子欄村,省委組織部研究室調研基層黨組織建設等工作……”
今年以來,云南省委組織部已先后到16個州市、119個縣(市、區)、363個鄉鎮(街道)、599個行政村(社區)、198個機關單位、41個企事業單位、34所學校開展隨機調研,共計508人次參與。記者注意到,在數字地圖上,云南各個州市均已插滿了黨旗,甚至在云南西北部半年積雪的迪慶藏族自治州上也插上了多面黨旗。
3.“再也糊弄不了領導,只能抓實工作”
一年多的堅持,轉變已悄然發生。
隨機調研找出了真問題!爸拔业奖I绞新£枀^聽取群眾對征地拆遷的意見,先是聽了市委、區委安排的12位基層代表的意見,都說同意拆遷,說的都是好話,都在表揚我們的干部。但我隨機調研到一個村,找了6位群眾來談,大家談的卻都是問題!痹颇鲜∥瘯浨毓鈽s談到調研的親身經歷時十分感慨:“隨機調研確實很有收獲!”
在正在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中,隨機調研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收集的意見數量偏少,意見建議和整改方案有脫節,各單位對活動的理解、認知、主動融入有區別……針對存在的問題,云南省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已向44個單位發出“點對點”單項“補課”通知,“補課”內容102項。
隨機調研讓形式主義無處藏身。過去,有的地方把工作當作“盆景”來抓,通過抓一些點來應付上級的檢查,對上級盯得最緊、眼前最急的工作,應付性地抓,經常是猴子掰包谷——掰一個丟一個。
武定縣委副書記陳真永曾陪上級領導調研,帶領導看了武定2個示范點,領導說:“真永,這個地方我已經來過4次了!标愓嬗婪浅M愧,“以前其他地方我不敢讓領導去,也不會帶領導去,F在我工作有壓力了,不敢只打造示范點了,再也糊弄不了領導,因為不知道哪天領導下來,也不知道他會到哪個村里面去,所有的工作都得抓實。”
不事先通知,直接與黨員群眾接觸,基層干部會擔心害怕嗎?
“剛開始的時候,下去調研沒打招呼、沒事先通知,下級就會來人問是怎么回事,有的基層干部會編借口、找理由來陪同,最后都被勸走了。時間一長,大家也就習慣了,負擔也減輕了。上級沒有官僚主義,下級自然就沒有形式主義了!
“最初有的基層干部挺害怕的,特別是工作做得不好、基礎差的地方,經過一年的隨機調研,他們發現我們不是去找茬,而是去解決問題的,基層也都在努力推進自身工作!
……
經過一年時間,基層干部對隨機調研變得淡定了,但淡定的不只是基層干部,還有普通群眾:他們見到領導干部不再緊張了。
晚上9點半,峨山縣寶山村擺衣寨村民小組,彝族村民柏宗良家中,陳川銘在了解完村民的收入情況、致富途徑、生活需求后,坐在小板凳上和柏宗良嘮嗑,68歲的老漢柏家修拿出了親手制作的四弦琴為大家彈唱歌曲:“擺衣寨是好地方,山又高來水又清,領導來到我們家,問我生活好不好……”陳川銘也跟著哼唱起來,屋里充滿了溫馨!耙郧翱吹礁刹浚f話都會發抖,現在干部經常來,和他們也熟悉了,就像好朋友一樣!卑丶倚扌χ貌惶珮藴实钠胀ㄔ捳f。
據介紹,隨機調研制度目前正在云南全省領導干部中推廣,參加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各省直單位已全面開展隨機調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