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作品 >> 藝苑 >> 正文

    大會堂里的《報春圖》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9月16日10:10 來源:光明日報 王成喜
    報春圖(中國畫) 王成喜報春圖(中國畫) 王成喜

      1988年,我接受為人民大會堂創作一幅巨幅“紅梅圖”的任務。畫作懸掛在三樓中央大廳,畫面長8.5米,高3.2米。畫這么大的畫,我還是第一次。

      有關領導和設計者希望以“紅梅圖”來表現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生機勃勃的景象,謳歌各族人民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

      梅花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古往今來,名家輩出,風格各異,均以雅逸、高潔、稀少瘦為上品。我想,在我們這個時代,在人民大會堂這座宏偉的建筑里,以傳統的風格和效果,顯然是不協調的。在這種場景里繪出的圖,要把紅梅畫得熱烈,要有萬馬奔騰的宏大場面,要讓人們感到振奮,所以,生機勃發、清新向上、鮮明生動應是這幅圖的基調。

      我想,在如此大的場景中放置一幅畫作,怎樣才能達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呢?首先要靠氣勢。這就要擺脫平時畫一般尺幅的習慣,要從大局考慮,從幾十米外去看效果。如果密密麻麻畫很多組梅花,近看豐富,而遠看只能是一片紅,一片灰。所以零零碎碎畫是不行的,必須要整,要強烈,要有大氣勢,這也正好可以發揮中國畫寫意的特性和優勢。于是我在巨大的畫面上大膽地只畫了一棵梅花,在視覺上讓人們感到老干好像有幾抱粗。這么粗的干,僅用傳統勾線方法是難以表現的,我在勾線的基礎上吸收了素描手法,用筆墨的干濕濃淡皴擦,表現老干曲如龍、勁如鐵、千年老龍躍然而起之勢,用干筆、濃墨去表現其飽經滄桑、凌風傲雪、堅忍不拔的特質。

      老干新枝使畫面呈現出力量與氣勢,而花朵則使畫面充滿生機和活力。為了讓畫面豐富起來,除了輔以遠處虛而淡的枝干外,我重點在花的處理上下功夫。我在花的組合上力求繁花似錦、枝健花茂,既要疏密得當,又不顯繁雜。在花的造型上,我重點刻畫花開得最美、最生動的姿態。為突出梅花無窮的生命力,我畫了很多的花蕾和含苞待放的花。

      要使整個畫面近看豐富多彩、耐人尋味,遠看醒目生動,花頭的大小比例也起著關鍵的作用。開始我把一朵花頭畫得像一個蘋果大,遠看效果不明顯,經過反復實驗,最后畫得比牡丹花還要大。于是我以此比例畫下去,并輔以小花蕾。小枝穿插其間并與老干渾然一體,畫面宏偉、熱烈、生機勃勃。

      在創作過程中,我得到不少朋友的指導和幫助,我的老師董壽平先生也提出寶貴的建議,并在畫面上題寫了“報春圖”。幾年前,這幅畫作已從三樓移至一樓中央大廳。

      通過這幅畫的創作我受益良多。巨幅畫的創作有其獨特規律,依一般尺幅的創作方法是難以奏效的,要依環境,注意把握整體效果。另外畫畫時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畫《報春圖》時,有幾位朋友經常陪伴著我,談笑間,使我的心態放松,創作時充滿激情,不拘謹,不板滯,順暢自然,頗有靈氣。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