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讓“向下看”成為工作常態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9月09日17:06 來源:人民日報 張建君

      習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明確指出:“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中央的考慮,是要為人民做事。各級干部也不能眼睛總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當前,我們有些干部習慣于眼睛向上看,而對群眾的愿望與訴求卻常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敷衍了事。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是對這些習慣于眼睛只向上看的干部的提醒和警示。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為人民服好務,就要和群眾交朋友、打交道,就要眼睛向下看。有些同志不清楚“向下看”看什么。其實,只要把握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做事這個核心,就會發現“向下看”的內容很豐富: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看我們的工作實踐與群眾滿意度的差距,看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期待和要求;在改善民生方面,看群眾在衣食住行上的滿足程度和實際困難,看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情況,看生態環境、社會風氣的真實狀況……看仔細、聽真切,接地氣、通下情,才能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

      “向下看”的過程,既是深入實際的過程,也是轉變作風的過程。這就不只有一個看什么的問題,還有一個怎么看的問題。是真心實意地把自己當做人民群眾的一分子,還是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是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還是只考慮個人的榮辱得失,決定著一名干部是否“向下看”、怎么“向下看”。現實生活中,一些干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習慣于“向上看”,不注意“向下看”,把下基層當走過場,對群眾漠不關心,結果是傷害了群眾感情,影響了黨和政府形象,甚至引發各種矛盾,危及社會和諧穩定。這說明,如果作風不正,戴著有色眼鏡“向下看”,就看不到問題,就有可能出大問題;如果方法不對,背離群眾立場辦事情,就會事與愿違,就會損害群眾利益。因此,領導干部不但要注意“向下看”,而且要學會“怎么看”,真正把人民群眾當英雄、當老師、當上帝,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在“向下看”的過程中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強調“向下看”,并不意味著不要“向上看”、不聽上級指揮,而是說不能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只有“向下看”得實,才能“向上看”得好。也就是說,只有切實了解群眾的冷暖疾苦、知道群眾的愿望要求、把握工作的進展情況,才能為上級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才能更好地推進事業發展、造福人民群眾。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09日 07 版)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