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麗中國”征文 >> 正文

    桂香滿咸寧(舒婷)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9月09日13:38 來源:人民日報 舒 婷

      咸寧桂花聞名遐邇,咸寧因此號稱“香城”。

      人人知道“八月桂花遍地開”,看桂花自然要等到仲秋八月。據說那時節的咸寧城,大街小巷都是佳人般的桂花名媛:金冠、銀鈴、秋韻、醉云、月宮遺金、江南麗人……這些個平日隱名埋姓的木樨群芳們,爭奇斗艷互不相讓,卻又勾肩搭背交頭接耳低回悱惻;它們擠擠挨挨,抱團成穗,頭懸珠綹腰織流蘇;仿佛間,只差輕輕一移步,便生出萬種搖曳風情。于是,漫山遍野的花粉飄飄灑灑起來,如雨如霧如煙,滌塵蕩肺。民歌里唱道:有風香十里,無風十里香。

      古人云:天香生凈想。咸寧詩人都有了一種揮之不去的芳菲心事,入詩,入夢,入樵歌山鼓,入嘉魚嗚嘟,入崇陽提琴戲,入人生百態。

      可惜中秋前后,我要去北歐和土耳其。朋友的邀約卻在七月流火中來到。朋友說:桂花們雖然還在積攢陽光,但咸寧的古桂已佇候了600余年;就算見不到鮮活亮麗的花事盛典,依然能享受到桂花茶桂花糕桂花糖,還有我的酷愛桂花湯圓,不是嗎?

      更何況咸寧的溫泉哪!咸寧的溫泉當年湘妃沐過,“二喬”浴過,宋仁宗趙禎都與之肌膚相親過。朋友如歌行板地報料:這里的溫泉,是兌進了桂花清香的溫泉,是篩濾過竹風茶雨的溫泉,是夾雜了楚風吳韻的溫泉。哎呀呀!

      抓起防曬霜,我一頭扎進湖北的高溫紅色警報里。

      咸寧踞守湖北的南大門,坐落長江南岸。出武漢機場全程高速不到兩小時,就進入碧桂園酒店。從大堂伊始直至臨河房間,若有若無沾衣染鬢的,是桂花的暗香惹人。

      步上葛藤坪的石徑,蘆枝橫斜雜陳,山丹丹嬉笑攔路,鳴蟲在芒草中造勢一片熱聲。野趣盎然的古桂園在桂花鎮桂花村。

      中午的桂花村靜悄悄,罕見游人。對于花農,眼下當是農閑時分。“咸寧第一桂”在園中的后背山已經佇立將近620年了。這一株金桂王,雖然歷經風雨剝蝕、歲月滄桑,部分單株還經受過黑蟻啃噬,余下幾株分株仍然枝繁葉茂,花開濃烈繽紛,保持明太祖年代以來的貴胄風范。

      金桂王也許孤傲,但并不孤單。咸寧百歲以上的古桂有兩千多株,占全國古桂總數的90%以上。

      日焰盡管喧囂沸騰,周邊的古桂群依然清靜脫俗。它們或無言仰望油畫般的藍天白云,或默然俯瞰自己數百年巋然不動的身影,無意間成為當地民間故事及坊間傳聞的主角。說月老醉酒月宮伐桂,掉下一枝在咸寧的掛榜山,桂枝落地生根,繁衍成仙氣繚繞的桂花林,斧頭還失手摔在長江邊上,砸出一泓斧頭湖;說某年桂花零落花農歉收,便拜月祈愿,感動嫦娥,遂盜桂相贈。月宮里的桂樹自然是極品,咸寧的桂花從此香滿天下;更甚者,人們通常說的“蟾宮折桂”也源于此地,每年高考臨近,咸寧考子家庭都要折桂枝供著祈求好運氣,云云。嘖嘖,我還想起西方人也有同樣的文化寓意,比如說桂冠詩人。

      康熙年間的桂花堂,光緒年間的桂子樓,均已無跡可循。幸虧現在有了桂花博物館。導游小姐十分盡職,關于咸寧桂譜有說不完的驕傲。可是天氣實在太熱了,我躲在高大丹桂的陰影里,先誦東邊廊柱的楹聯:“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不錯,這是唐代李嶠之《桂》。再吟西邊楹聯:“影落浮杯酒;花香襲客衣。”這是明代郭鯤溟的《詠桂》。汗流浹背的我,頓時暑氣盡褪。自慚定力不夠,遂打點起十二分精神,整衣拜謁桂魂。

      咸寧其他幾個博物館都設計得很有新意,尤其楠竹博物館,清一色竹材建造。館長也是個雅人,開發出一種詩意竹茶。晶瑩一杯竹葉清茶,我凝視那些纖細的葉芽在碧綠的水中淡開,像一幅精致的國畫小品,讓人不舍得觸唇親近,唯恐亂了沉浮飄逸的通靈畫意。

      咸寧的歷史遺跡赫赫有名。我自然要去赤壁古戰場;去李自成落馬斷魂的九宮山牛跡嶺;去葉挺獨立團大敗吳佩孚的賀勝橋上,喝一碗久負盛名的雞湯。

      最渴望參訪的是一處歷史遺跡,就是從前的向陽湖“五七干校”,現在是湖北省級保護文物。向陽湖原名關陽湖,是咸寧咸安區一個小鎮。自從1969年,文化部在此創辦“五七干校”,將該系統6000名文化人及家屬驅趕到這里勞動改造,遂改名向陽湖,取之當年的熱門口號“葵花朵朵向太陽”之意。

      一大批耳熟能詳的作家,如冰心,沈從文,蕭乾,郭小川,嚴文井……在這里燒磚蓋房,圍湖造田,短則一年,長則三五年,留下上萬畝湖田和許多北方風格的四合院。

      歷史的這一失手,將中華民族的文化大儒,拋落在荒僻的山間湖畔。他們聚集在咸寧,經受磨難,猶如古桂園眾老宿:株株擎天山河影,葉葉嘆息共心期。

      這真是一段奇異的往事,一種奇異的現象,一個奇異的地方。

      帶上主人惠贈的桂花粉桂花茶,回到我在小島上的老房子。手執一盅桂花酒,與露臺上那盆小小四季桂說咸寧。原本無精打采的枝葉仿佛抖擻起來,大概是聽到娘家的消息了。彈酒微撒,但愿今年有花。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