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展訊 >> 正文
8月28日至9月8日,中國著名畫家徐希回顧性個展將在中國美術館1、8、9號展廳展出。此次畫展是徐希旅美三十年后的首次全景式作品展示,集結了徐希40多年來的150余幅精品畫作。
>>畫展亮點
水墨巨作首亮相
28日畫展開幕,便吸引了不少書畫愛好者、藝術家前來觀展。這次畫展匯集了徐希從1972年至今40多年來各個時期的作品,共分中國畫、油畫、速寫、花卉、墨韻五大系列。水墨仍是徐希畫展的主角,即使是他的一些油畫作品,也帶著濃重的水墨韻味,并借鑒了版畫藝術的表現形式。
畫作中有19幅水墨巨作是首次和公眾見面。《湘西苗家集市》《香港銅鑼灣漁家》等水墨作品分布在展區的中央園廳內,最高的畫作達3米多,最大則達48平尺,這些巨作是由徐希直接在宣紙上潑墨、留白完成的。中央園廳兩旁的方廳,則展示了徐希的一些炭筆速寫作品、色紙水墨畫以及花卉彩墨畫等。
徐希創造性的畫風為不少收藏家所青睞,其中一些已經被中國美術館、日本東京小野美術館以及一些私人藏家等所收藏。
>>畫家經歷
探索融匯中西路
徐希的畫作清新雋永,尤善表現江南水鄉風貌,在他1989年出國前畫作已備受關注,其作品《湖上晨曲》曾獲第八屆國際繪畫展大獎,《江南喜雨圖》曾獲日本世界博覽會三等獎。
移居美國后徐希的創作題材擴展至描繪世界各地風光,海外的游學也讓他意識到不能局限于中國畫的框架,還需要包納來自西方藝術的優點。于是,他用西方繪畫的色彩、構圖打破中國水墨畫的沉悶模式,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畫作風格。
>>畫作精髓
疊合山水與城市
徐希既畫中國的江南,也繪外國的街景。在徐希畫展研討會上,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評價徐希“把對城市的感受和對自然山水的感受結合在一起”。
范迪安認為徐希的“山水”畫是以水墨精神為主體、兼容當代都市景觀與山水景觀的“大山水”畫。范迪安還說:“徐希先生當年就有一種對生活現實與自然山水同時并觀的情懷,他不是偶爾為之,從上世紀80年代到今天,他的大畫到他的小畫,都是兩種景觀的疊合。”
中央美術學院資深教授王宏建回憶,當年錢學森看到徐希的畫,專門給美術學院寫了一封信,提倡城市山水畫和建設山水城市。王宏建表示:“城市山水畫是徐希先生的首創。我敬佩他駕馭畫面的能力這么強。”(記者高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