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經典傳奇的豐富與拓展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8月21日14:54 來源:中國作家網劉玉琴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有知名度的巾幗英雄。其代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的故事家喻戶曉,代代流傳。花木蘭的故事被多種樣式的文藝作品不斷表現挖掘,影視劇也多次重拍,甚至影響到美國和世界。

      人們如此熟悉、如此傳奇的人物與故事,在新的時期如何演繹,令人關注。電視劇《花木蘭傳奇》對花木蘭人物與故事的創作與呈現,在觀賞性與正確價值取向的結合上,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電視劇《花木蘭傳奇》對《木蘭辭》頗有創意地開掘,使老樹煥發了新枝。以往有關花木蘭的作品多以北朝民歌《木蘭辭》為基礎,講述花木蘭女扮男裝 替父從軍的傳奇。《花木蘭傳奇》的可貴之處,在于它沒有拋棄原有的精神內核,而是在尊重廣為人知的故事框架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因為原有內核中所張揚的報效 國家、義無反顧等精神已經作為一種傳統美德和優秀的文化積淀,深深地植根于后人的血脈與魂魄之中。這種尊重與繼承等于為觀眾預留了激發情感共鳴的巨大空 間。這一點,表現了創作者的嚴謹態度、使命意識,以及眼光與智慧。

      同時,吸納當今各種有益的藝術養分和技術手段,進行現代審美轉換,關鍵是體現時代精神,融入正確價值取向、審美觀念和情感訴求,是《花木蘭傳 奇》引人入勝的重要因素。《花木蘭傳奇》的聰明之處在于,創作者將原有的替父從軍的單項重心擴展為絲線爭取和平與刀劍爭取和平兩部分重心。在《木蘭辭》的 基礎上,擴充并重新創作了“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故事,加重了木蘭“織女”身份的刻畫,在溫婉雅致、柳暗花明的生動流轉中,增添了作品的美學張力和 視覺沖擊效果。作品對花木蘭織女生活和作業場景的擴展,以及在織造和親圖過程中所蘊含的刀光劍影等,都可謂形象生動,可圈可點。作品從總體上看,上半段基 本是文戲,呈現用絲線爭取和平,其中包括木蘭與柔然王子在戰與和背景之下的戀愛與糾結等。這一部分內容的擴展,在情節走向和人物定位上為日后花木蘭的戎馬 生涯作出了合理鋪墊。下半段基本是武戲,反映用刀劍爭取和平。其中木蘭與多倫的敵我之戀、兵戎相見,以至兩情之戀讓位于家國之愛的取舍等,令人十分感慨。 從以為針線可以帶來安寧時的深明大義,到不得不以刀劍換取和平時的萬死不辭——作品曲折有致地展現了花木蘭逐漸豐滿的人物性格,突顯了對外追求和平友好, 對內竭力盡忠盡孝,對愛情始終堅守如一的明快健康旋律,有著生動的現實觀照和獨特的美學意韻。

      《花木蘭傳奇》在多種類型元素借鑒融合上別開生面,根枝花葉的繁茂中始終彰顯正確價值觀,顯示出主創人員可貴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同時真誠而又富 有想象力的創作,探索了古裝電視劇創作的另一種可能。《花木蘭傳奇》是一個奇妙而又龐大的類型組合,融合了內容與形式上的多種類型元素,是古裝劇、青春偶 像劇,又是言情劇、勵志劇,也是懸疑劇、戰爭劇等,這些元素不是割裂性、碎片化的出現,而是跟隨情節的發展被巧妙地編織,渾然一體。故事情節曲折,波瀾起 伏,且又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前后呼應。難得的是,全劇始終高揚著祈盼和平、為國盡忠、為家盡孝、為愛生死不渝的主題。在具備觀賞性的同時,集中而鮮明地 傳達了主流價值觀,對家國情懷和保家衛國精神進行了熱情謳歌。

      古裝劇一般容易超脫于時代和主流價值觀之上,在自娛自樂的封閉話語體系里兜圈子。《花木蘭傳奇》卻力求呈現時代氣息、生活氣息。花木蘭從一個普 通織女到成為最好的繡女,再到殺敵報國成為威名遠揚的大將軍,最后辭官回鄉重當織女,其身上所散發出的忠、孝、勇、愛的光芒,是人物性格合乎邏輯發展的結 果,是生活中和戰場上的花木蘭淳樸真實心境的自然呈現。花木蘭身上始終散發著優秀傳統美德的芬芳。作品對花木蘭形象至細至微的塑造與推進,尤其在花木蘭女 性身份的隱藏與暴露上所營造的戲份,讓人看到創作者另辟蹊徑、精心設計的用心與努力。正因為如此,花木蘭形象才富有感染力,并具有多重意義:既是大家熟知 的,又是全新的;既是傳統的,又是時尚的;既是嚴肅的,又是傳奇的。

      經典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和完善。尊重傳統,豐富挖掘;精心結構,巧妙編織,注重傳統與時尚,追求正確價值取向與商業價值兼容等,是《花木蘭傳奇》這一老故事寫出新氣象、老傳奇被賦予新視角的重要啟示。

      該劇也有不足。一是作品將故事發生的時代設置在北魏這一特殊歷史時期,若能遵從當時的背景和特點等,在民族關系、階級關系、人際關系、生活方式 等處理上體現出歷史的真實感和時代特色可能會更好。二是作品弘揚正確價值取向的努力讓人感動,但從作品的真實性、藝術性考慮,如果劇中不少人物口中經常甚 至輕易說出的為國家、為和平等的“大”話,能變得含蓄或少一些、“小”一些,會消除一些標簽化、口號化的影響。自然一些、生活化一些才能打動人,否則有概 念化之嫌。三是劇中花木蘭被傳奇的程度輕一些也許會更好。飛針絕技、夜視功能、箭藝高超,每至關鍵時刻都起重要作用等,雖使矛盾更集中,劇情更好看,但一 個有著超強能力的人容易失真,影響作品的可信度。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