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中國作協青年黨員赴延安參觀學習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8月19日10:03 來源:中國作家網

    讓青春在繁榮文學事業中閃光

    中國作協青年黨員赴延安參觀學習

      在中國作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之際,中國作協團總支組織機關和各直屬單位的25名青年黨員于8月9日至12日赴延安參觀學習,接受生動的革命文藝傳統和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教育。站在延河岸邊,仰望巍巍寶塔,青年黨員們仿佛仍然可以聽到毛澤東同志關于革命文學的恢弘論述,可以遙想到71年前延安文藝座談會的盛景。“夢想、激情、創作、生活、使命、責任、自信、幸福”成為大家談論最多的詞匯,無論是參觀考察,還是座談學習,年輕人青春的朝氣、蓬勃的生機、向上的力量和熱心為作家服務的精神面貌給當地的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加此次學習活動的青年黨員均來自機關工作、報刊編輯、文學研究和教學培訓一線,平日里忙于具體事務多,理論學習不集中不系統,特別是對革命文藝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的系統深入學習不夠、思考不深,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以干代學”的現象。這次到延安,大家接受了一次難得的精神洗禮和思想充電。許多青年黨員是第一次來到延安,幾天時間里始終沉浸在崇敬和激動之中。走進楊家嶺,在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屋子里,木質桌凳安然靜立,無言述說著新中國文藝事業的進程;中共七大會址處紅旗飄揚,“團結一致、爭取勝利”的聲音仍在回響。在棗園舊址,偉人的雕像震撼人心,抗日戰爭的星火就是從這里傳遍中國。在魯迅藝術學院舊址,那些曾為中國文藝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名字漸次浮現,大家滿懷敬意念出那些熟悉的名字,文藝傳統就這樣在幾代人間薪火相傳。

      青年黨員們在楊家嶺看到了那張著名的照片,即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合影,在照片中,領袖與文藝家親密無間,他們是朋友、是戰友。照片上的每一張臉上都煥發著理想的光芒,他們的目光和神情飽含著對中國人民的自由解放、對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的堅定擔當。無論當時還是現在,71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作家從《講話》中不斷地汲取力量,從《講話》中深刻地體認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作家手中的筆,它屬于個人,但是,這支筆同時寄托著人民的期待與時代的重量。正如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忠實在與青年黨員們座談時講的那樣,要始終“對人民心存感情、對文學心存敬畏”。正是在《講話》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中國作家自覺地將自己的創作與時代的發展、民族的進步、人民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才寫出了那么多膾炙人口的文學精品。

      大家在座談時紛紛表示, 71年的文藝發展歷史證明,《講話》指明的方向和道路,是我國文藝事業發展必須遵循的正確方向和道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始終具有穿越時空的魅力,閃耀著偉大的真理光芒。作為中國作協的年輕黨員,要虛心向老黨員老作家學習,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多奉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作為一名文學工作者,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就是要增強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認真聆聽作家心聲,回應作家關切,自覺把文學理想和個人抱負融入到會員工作、文學編輯、理論研究的實踐當中,熱忱為多出作品多出人才盡力所能及之力,在服務中加強與作家的聯系和團結,在服務中更好地提高完善自己,讓青春在促進中國文學事業繁榮發展中發光發亮。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