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秦嶺《在水一方》研討會 >> 正文

    張陵:題材、大主題,好作品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8月18日17:14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家出版社總編輯 張陵作家出版社總編輯 張陵

      這樣深入現場的研討會開得別開生面,能加深大家對作品的理解。

      1.本書是個大題材、大主題。飲水安全是一項大題材,關系國家、民族的命運,過去很多人對之不是很關住。

      2.本書是部好作品。作家秦嶺很接地氣,比較關心農民的生活。從缺水地區(qū)走出來,對水的體會更深刻。選這個作家,寫這個作品是選對了。他有能力,有思想。

      簡單講兩個認識:

      (1)秦嶺是深入生活的有心人。自覺深入到生活當中去,我覺得這種自覺性在報告文學作家中尤其值得提倡。最近覺得兩部作品比較有意思。一部是《在水一方》,另一部是《中國的紅色橡膠記憶》。報告文學寫作必須要實在,要求作家必須是一個有心人。小說家寫報告文學,會有很強的對生活的捕捉能力,有小說家的敏感,也有報告文學作家的熱情。

      (2)秦嶺這樣有很強責任心的作家,政治素質非常好。處理這樣的體裁需要有很強的政治素質。有些報告文學作家雖然有才華,但是寫得很漂移、游離,視角不真實,對我們國家、民族命運的反映不符合大眾的感知和社會真實現狀。所以特別強調要站在一個正確的立場上。對我們作家這方面的教育也不太多,在此我向白書記提一個建議。報告文學這種文體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連在一起的。沒有這個制度就沒有報告文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還在探索中,飲水安全問題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問題,有些還就是社會主義探索過程中代表性的問題。報告文學就必須伴隨著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在前進。所以報告文學本身也不是很成熟。報告文學一個特別重要的品質就是必須要跟著時代走。今后這也研究我們報告文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3)秦嶺是一個厚道人。作為從小說轉過來的作家,秦嶺對報告文學有種熱情,這種熱情大于他本身對技巧的處理。秦嶺在調查的時候,非常實實在在。這對于小說家來說十分不容易,因為他們習慣了虛構。他的材料準備得非常實在。這個題材是很不好處理的,本身并不傳奇,沒有很大的文學性,就是我們國家為人民的飲水做貢獻。他要把他寫得可讀。選這個題材本身就是厚道的表現。秦嶺不退縮,一點點被生活、被農民所感動。本書的很多內容都是干貨,對細節(jié)的撲捉體現了小說家的優(yōu)勢,比如馬咬耳朵等。體現了時代的風貌,也構成了本書一種很樸實的風格。這樣的作品是一個好作品,這樣的作家是一個好作家。中國的文學發(fā)展需要這樣的作家做基礎。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