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拍賣會 >> 正文
“廣東衡益2013夏季藝術品拍賣會”已于昨日在東方賓館國際會展中心B廳舉行,本次拍賣會將推出四個專場:凈名齋藏書畫扇面專場、嶺南名家書畫專場、中國書畫專場、油畫專場,近1000件拍品。
據悉,“凈名齋藏書畫扇面專場”隆重推出凈名齋主人多年收藏小品扇面之精品百余幅。其中如居廉《花卉草蟲》、黎簡《泛舟圖》、何紹基金箋書法、瞿子治《墨竹》、戴熙《人物》、張善孖《老虎圖》以及清代各朝的狀元,如陸潤癢、張之萬、莊有恭等人書法。此批拍品多數在番禺等地博物館展出過,得到收藏界一致好評。
此外,近兩年嶺南畫家作品備受各地關注,不斷在拍場上創造新的紀錄,為此衡益推出“嶺南名家書畫專場”,其中有嶺南畫派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賴少其、楊善深等宗師級作品,更有當代最受追捧的大家陳金章、楊之光、林墉、林豐俗、方楚雄、周彥生、陳永鏘、徐欽松等畫家的精品力作。本場還推出方向、張彥等極具潛力的中青年畫家作品。
據了解,廣東衡益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圖錄中凡標有鉆石標記之拍品,在買受人完成拍賣品交易程序后的二年內可由廣州新衡盛典當有限公司提供質押融資服務。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會長石金柱表示,衡益實施的讓藝術品購買者兩年內60%保底回購的政策可謂提升了市場信心。現在股票退市血本無歸,藝術品市場的投資收益從這點來看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拍賣會場扇面領風騷
據了解,扇面畫作為小品清玩,以其頗具特色的形制為中國歷代書畫家所喜愛。近幾年來,隨著藝術品收藏市場的不斷升溫,這種能“歸一握,藏袖中”的扇面小品畫,越來越受收藏界的歡迎,拍賣價節節上升。
上月初,在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賣會“小萬柳堂劇跡扇畫夜場”上,唐寅的扇面畫作《江亭談古圖》以1150萬元高價成交,而仇英的扇畫《孤舟垂綸》、傅山的行書《記事廿四韻》、文徵明扇畫《憑江追遠》亦分別拍得690萬元、529萬元和517.5萬元……
在中國畫門類中,歷代書畫家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或為他人收藏或贈友人以詩留念。存字和畫的扇子,保持原樣的叫成扇,為便于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習稱扇面。從形制上分,又有圓形叫團扇(紈扇)和折疊式的叫折扇。在宋、元時代,團扇畫廣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畫漸漸成為主流。
廣東衡益拍賣行董事長馬聰表示:“扇面書畫雖不及卷軸書畫的精神宏大,卻有著收放自如、攜帶方便的特點,頗受文人畫士的青睞,也越來越受藏家的關注。”
狀元進士書畫價格低升值空間大
有藏家介紹,中國古代科舉考試選拔人才,一看書法,二看文章,凡書法欠佳者,別說進士、狀元,就是舉人、秀才也難考中。尤其是清朝科舉選拔更重書法,要想通過科舉的文人們必須練習館閣體。所以進士、狀元除了要在文章方面出類拔萃外,書法造詣也須精深。因此,清代遺留下來的狀元進士書畫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廣東衡益拍賣相關負責雷宇介紹,中國古代狀元、榜眼、探花多能書善畫,清代114名狀元中,就有44名長于書法繪畫。清代狀元、進士中,陸潤庠、劉墉、劉春霖等人,不僅是政界要人,還是當時很有名的書法家,而吳偉業、彭啟豐、錢維城、張之萬等精于水墨丹青,所繪山水,領一時風騷,為世人所珍。
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兼書畫專委會主任黎展華認為,這些藝術價值較高的書畫作品在藝術市場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甚至遠低于當代藝術品。目前,在中國科舉制度下產生的狀元、進士等文人的書畫作品的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原因在于學者們對于中國科舉制度的研究很多,但對于科舉的主要行為人的藝術作品研究甚少。也正是因為這種狀態,才突顯出這些才學兼優的科舉人士藝術作品的升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