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學術動態 >> 正文
鄉土性民間藝術的公民性轉化,是歷史發展決定的,具有不可抗拒性。民間藝術的歷史性、文化性、精神性是由它所擔負的主體生活內容決定的,當主體的生活改變時,它亦要改變,所以它總是動態的,緊緊“跟隨”主體,緊緊跟隨時代的。因而,可以說公民化的民間藝術是匹配于時代精神的,在繼承優良傳統文化基因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了新的精神內涵,呈現出新的面貌。這些作品都是農民公民化后變成具有獨立人格、自主精神、自我主宰和創造能力的見證,亦是這些公民新構成的意識形態、社會生活秩序和倫理道德觀念的體現。他們發揮自我能動性,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積極心態投入到新生活的建設中去,解放思想、施展才華,創造理想的、富足的物質和精神世界,實現自我主體價值。
——楊雨佳:《中國鄉土藝術的公民性轉化》,原載于2013年第5期《人民論壇》
(李珊珊 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