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系列評論②
光明日報: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
人們常說,延安革命根據地政權是“陜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來的”,淮海戰役勝利是“人民用獨輪小車推出來的”,改革開放是“適應人民愿望、根據群眾創造搞起來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有力擔當歷史使命,能夠在跌宕起伏的歷史進程中保持長盛不衰,奧秘就在于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黨的性質和它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從登上歷史舞臺那一天起,就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必須不斷強化全黨的宗旨意識,不斷夯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基礎。只有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的工作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群眾工作是我們黨賴以聯系群眾必不可少的渠道和橋梁。我們必須把群眾工作貫穿到社會管理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當前,各級領導干部和領導機關要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實解決好黨的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群眾,思想上尊重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每個黨員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
“得民心者得天下”。作為執政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要我們緊緊地和人民在一起,始終保持和發展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偉大的中國夢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