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戴劍亮相舞蹈雙周:放松運動中的邏輯性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8月01日14:48 來源:新京報 曹語凡

      【當代劇場】

      舞臺上每一位舞者的動作都很放松舒展,像是在不經意間的一揮手一投足,但仔細地看,其實每個動作都有如數學公式般的精確邏輯。如果說戴劍從他的老師崔莎·布朗那里繼承了什么,我認為這便是他所繼承的——放松運動中的邏輯性。

      青年舞蹈家戴劍在旅美期間曾在紐約沈偉舞蹈團呆過,也是美國崔莎·布朗舞團唯一的華人舞者,人們都想看看他在這兩個世界頂級舞團里學到過何種技藝。所以戴劍為北京舞蹈雙周期間演出的《運動邏輯移植報告》成了用來檢驗他在美國“習舞”所得的一部作品。

      崔莎·布朗是現代舞大師,人們對戴劍的期盼是不言而喻的。作為崔莎·布朗的門徒,他的舞蹈經驗有多少傳承自這位放松技巧大師?

      《運動邏輯移植報告》是一部純粹概念性的作品。三塊差不多像舞臺一樣高的白色幕墻,依舞臺的形狀組合在一起。幕墻的高度也讓這部作品里的舞者抽離出來,成為一個個舞蹈符號。不過服裝全部為白色系,作品在視覺上使觀眾感覺疲勞。

      盡管如此,這個作品的舞蹈動作部分還是非常精彩的。開場部分十幾位舞者在黑暗中陸續走上舞臺,慢慢蹲下去,緊緊挨在一起圍成一圈,像是睡著了。當有一個人醒來,伸一下手或抬一下腿,帶動所有人的身體動起來。就像風刮過樹林,也像是一石擊起千層浪,靜謐被破壞掉,肢體與肢體之間像是受同一個磁場控制,任何一個人的動作都會帶來所有人的連鎖反應。這種連鎖反應從接下來的幾組舞蹈運動中也能看到,也許這就是戴劍在這個作品的名字中所提示的——運動邏輯性。

      作品時長一個小時,然而卻沒有人感覺它很悶。原因在于這種運動之間有自己的“邏輯性”,有發展也有變化。中間有幾組三人舞、四人舞呈現得非常優美,舞者的肢體呈幾何體打開,且不斷地變化著,每次變做的幾何體都有所不同。有兩組群舞中,舞者的身體呈不同的形狀連接在一起,又由于他們穿的都是雪白的衣服,看上去就像冬日的雪后,兩排枝丫相互糾纏在一起的樹——葉子已落盡,無風,在冰天雪地里靜靜地佇立著。當有一個人的肢體抽動一下,所有人都像是蘇醒過來了,開始新的舞蹈。

      舞臺上每一位舞者的動作都很放松舒展,像是在不經意間的一揮手一投足,但仔細地看,其實每個動作都有如數學公式般的精確邏輯。如果說戴劍從他的老師崔莎·布朗那里繼承了什么,我認為這便是他所繼承的——放松運動中的邏輯性。崔莎·布朗小時候數學非常棒,后來這一天分被帶到舞蹈中——她的每一個動作也像數學公式般有著精確的邏輯性,并非隨意胡亂地做動作。

      在巴蘭欽之后,沒有人再質疑一臺好節目與編導的能力有關,而現代舞的編導和戲劇、電影導演還不同,現代舞作品的內容基本是靠肢體運動來支撐,也因此一位好的現代舞編導一定受過優秀的肢體訓練。在國內,像戴劍有著世界兩個頂級舞團的舞者經驗這是不可多得的,《運動邏輯移植報告——2013》也集中體現了他這些年從美國學來的舞蹈經驗。

      □曹語凡(北京 作家)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