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人物 >> 正文

    邵大箴陳丹青吊唁朱乃正 薛永年作挽聯悼念故友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7月31日09:51 來源:京華時報
    朱乃正遺體告別儀式現場朱乃正遺體告別儀式現場
    家屬捧著朱乃正的遺像走出大廳家屬捧著朱乃正的遺像走出大廳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油畫家朱乃正于7月25日因肝癌在北京辭世,享年77歲。目前他的“吾土吾民”全國性油畫研究展覽項目還未完成。昨天,朱乃正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楊曉陽、陳丹青、邵大箴等到場并接受記者采訪,回顧了朱乃正的藝術成就。

      □現場

      薛永年作挽聯悼念故友

      定于9點舉行的遺體告別儀式一早就聚集了前來悼念的朋友們,其中包括邵大箴、袁運甫、靳尚誼、楊曉陽、陳丹青等。

      盡管天氣炎熱,很多人還是在烈日下排起了30米長的隊伍,每人手持一枝菊花,并在胸前佩戴白花以表哀思。

      遺體告別儀式所在的禮堂正門上方懸掛著黑底白字的橫幅“朱乃正先生千古”,兩側的大挽聯“英才早發佇望青海長云心底有陽光亦書亦畫,丹心不老引領神州油畫胸中存大愛吾土吾民”。這對挽聯由美術史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薛永年作,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王鏞題,概括了朱乃正的一生。青海是朱乃正度過重要人生階段的地方,《青海長云》是他生前的重要作品,而“吾土吾民”是朱乃正去世前正在進行的重要全國性大型油畫研究展覽項目,至今,這個項目還沒有做完。

      進入禮堂后,記者看到擺在禮堂北側中央的遺照選擇了一張朱乃正在微笑的照片,朱乃正的遺體安臥在正中央的鮮花叢中。相比去年年底“黑白東西——朱乃正藝術思行研究展”開幕式時,他已經消瘦了一大圈。在哀樂聲中,吊唁者四人一組在遺體前三鞠躬并獻上鮮花,繞遺體一周瞻仰后與現場親屬握手表示慰問。親屬神情悲傷,流著眼淚感謝前來悼念的朋友。

      □聲音

      他是最干凈的藝術家

      朱乃正學生、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洪凌特地從中國臺灣趕回北京參加告別式。朱乃正去世的時,洪凌正在臺灣辦個展,原定于展覽開幕式結束后直接去俄羅斯的計劃改為先回到北京。洪凌覺得朱乃正的去世非常突然,雖然去年已經知道朱乃正日漸消瘦,但是卻一直不知道他得了肝癌。身邊的人怕朱乃正擔心,也一直沒有告訴真實病情,直到去世前幾個星期,朱乃正才知道得了肝癌。

      回顧朱乃正的一生,讓洪凌最敬佩的是,朱乃正是他見過最干凈的藝術家,因為朱乃正的藝術從來都是從本心出發,不受任何外力左右,也因此創造了這么大的藝術成就。

      藝術成就來源于勤奮

      美術理論家邵大箴稱,朱乃正是非常有文化修養的藝術家,他對中外美術,尤其對中國傳統美術有很深的理解,而他的藝術成就除了源于他的勤奮,同時也是因為有悟性,“朱乃正很謙和,待人接物都非常有修養,他在美術界有這么大的魅力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人格修養,同時也因為他的藝術成就。無論是人格還是藝術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的。”

      辛勤耕耘桃李滿天下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稱,朱乃正早年到青海后把根扎在了那里,同這塊土地和人民打成一片,畫了很多很好的作品,《青海長云》這樣的作品對后世的影響很大。調回美院后,朱乃正在油畫藝術上不斷探索,在中國畫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績,尤其在教書育人方面,他桃李滿天下,教出的學生很優秀,這些學生都是活躍在當今油畫界的骨干力量。在長期實踐中,書法一直是他的重要探索方向,尤其是他晚年的水墨作品,可以說和油畫互相形成支撐。楊曉陽說:“朱先生很豁達,而他對多方面藝術同時進行探索的經歷是很多同代人不具備的,這次他的突然離開是中國美術界的重大損失,希望他未做完的事業有后來人。”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