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文學理論 >> 正文
近年來,近、現、當代詩詞越來越引起詩壇和學術界的關注,學術界甚至出現了晚清民國詩詞熱。長期以來被遮蔽和忽略的另一個“詩壇”漸漸掀開面紗,讓我們看到一片陌生而又熟悉的開滿鮮花的原野——原來近代、現代和當代文壇,還有這么一處奇異的所在令人著迷。雖然是朝花夕拾,但是經過了歲月的歷練和積淀,更加能顯示出其獨特的芬芳和鮮艷。
20世紀的舊體詩詞作者,大都不是為了發表,不是端著詩人的架子作抒情狀,而是隨感而發,觸景生情,隨意揮灑,所以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色,更加容易保留歲月和歷史的原生態的樣貌。跟新詩相比,我認為舊體詩詞更能折射這一特定時期的詩人心態和社會細節。這些詩詞是詩,也是史。梳理那些紛紜的亂緒,厘清那些迷離的霧霾,重新走近那些并不遙遠的豐富的心靈世界,了解這些曾經被淡忘甚至被輕蔑的現象、觀念、人物和流派,必將給詩界、學界、讀書界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期待。
梁啟超先生在《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說:“胸中萬千塊壘突兀起,斗酒傾盡蕩氣回中腸……太平洋,太平洋,君之面兮錦繡壤,君之背兮修羅場……爾時太平洋中二十世紀之天地,悲劇喜劇壯劇慘劇齊鞈鞺……招國魂兮何方,大風泱泱兮大潮滂滂。吾聞海國民族思想高尚以活潑,吾欲我同胞兮御風以翔。吾欲我同胞兮破浪以飏……”晚清民國時期正是所謂3000年未有之大變革的特殊歷史時期,詩詞的多元流變和多元生態,折射出了這個時代變革的復雜性和特殊性。而接踵而來的20世紀諸多歷史事件,恰好為這些悲劇、喜劇、壯劇、慘劇做了詳細的注腳:庚子事變、辛亥革命、軍閥混戰、日本入侵、國共內戰直至“反右”“文革”、改革開放……一個個社會大事件給詩詞作者帶來各種各樣的心理沖擊,也為形形色色的作者搭建了鮮活的性靈舞臺。他們的詩詞作品是時代變遷的活的精神標本,尋找他們失蹤了的軌跡和光芒,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段段時間的背影和風雨的痕跡。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要研究20世紀的中國,要研究20世紀的中國人的心靈密碼,無論是同光體還是南社,無論是毛澤東、陳毅、葉劍英還是胡喬木,無論是魯迅、郭沫若還是胡適、陳獨秀,無論是蘇曼殊、郁達夫還是龍榆生、夏承燾、唐圭璋,甚至無論是袁世凱、徐世昌、吳佩孚還是汪精衛、王揖唐……都是無法繞過和回避的文本存在。
我對20世紀詩詞的喜愛,先是源于大學時期對郁達夫詩詞的喜愛。我還記得在大學圖書館里借到郁達夫詩詞選之后的驚異和歡喜。“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亂世桃園非樂土,炎荒草澤盡英雄”等詩句,就像楔子一樣直接楔在我的心上。之所以這樣的詩句讓我驚異,是因為此前我竟然沒有注意到過,在我的閱讀視野之外,還有這樣一種又新又舊、新舊難分、魅力無窮的文學存在。
上世紀80年代初,我開始寫詩的時候,讀得最多的是舒婷、顧城、江河那撥所謂朦朧詩人的作品。他們被稱為崛起的詩群。徐敬亞先生在論文《崛起的詩群》中有這樣一段話:“詩壇上升起了新的美。于是,通向美的道路,便又一次次出現了無數種可能性。無數!而不是唯一。”他提到的這無數種可能性中,并不意味著伴隨著新詩的崛起,古典詩歌的藝術營養和藝術形式也就都應該一股腦兒扔掉了。艾青、田間、胡風他們是一種道路,而魯迅、郁達夫、聶紺弩這些人,其實也是一種道路。事實也證明,舊體詩詞不僅至今頑強地活著,而且還呈現出朝氣勃勃、生意盎然的和諧藝術生態。舊體詩特有的聲、韻、調組成的韻律之美,是令人迷戀的。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和在田野里漫無目的地亂闖相比,速度和效率畢竟是不一樣的。
“五四”以來,新詩雖然在主流文學界有了獨尊的地位,但其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容諱言的。魯迅在1934年致竇隱夫的信中就曾說過:“詩歌雖有眼看的和嘴唱的兩種,也究以后一種為好,可惜中國的新詩大概是前一種。沒有節調,沒有韻,它唱不來;唱不來,就記不住;記不住,就不能在人們的腦子里將舊詩擠出,占了它的地位。”近百年以來,盡管新詩一直沒有解決好魯迅先生所批評的這樣一些缺點,但同一時期的舊體詩詞被主流文學界的忽視甚至說歧視,也仍然是客觀現實。除了少數領袖和社會名人的作品之外,很少有研究者關注20世紀舊體詩詞的創作成績。這種學術現象是不正常的,也是和20世紀舊體詩詞的創作水平和美學影響所不相稱的。20世紀有不少膾炙人口的舊體詩詞名篇佳句,但大多在讀者中并沒有達到耳熟能詳、廣為流傳的程度。因為對其創作缺少文本意義上的理論研究和有效的媒介傳播,既沒有入史,也沒有入獎,更沒有入校園,致使這些詩詞作品在公眾視野中處于一個邊緣化的尷尬境地。
現在的新詩和舊體詩,似乎還是“兩個詩壇”。20世紀的舊體詩詞既是一個十分斑駁龐雜的存在,也是一道豐富優美的景觀。滄海百年,長河萬里。古徑花繁,天心月粲……研究20世紀的詩詞演變,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歷史細節和生活原態,可以呈現當時的社會心理與精神生態的真實狀況。美國評論家丹尼爾·霍夫曼在《美國當代詩歌史》中說:“詩歌,是一個民族的感情氣候。”是的,20世紀的舊體詩詞,所呈現和紀錄的正是這100年來我們民族的感情氣候。其中有晴空萬里,有艷陽高照,有霧霾交加,有風雨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