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相約去游莫干山。
莫干山是天目山的余脈,由于地處滬杭寧長三角的中點,這里歷代名家云集,人文薈萃。
莫干山名字的由來,緣自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吳王闔閭命干將在此鑄劍,3月不成,干將之妻莫邪縱
身躍入爐火之中,遂煉就雌雄雙劍,名垂青史。
天色向晚,我們到達莫干山下。沿著蜿蜒陡峭的山道急進,斷斷續續聽到雨點打在車頂的響聲。盤上山
腰,依次看見黃廟的金頂、劍池的石階、郵局……
夜宿蔭山街。
清晨,我被婉轉的鳥鳴叫醒。憑窗望去,天地一派茫茫,就連窗前高大的杉樹和梧桐也被隱去。待霧散
了些,乘興上山。
沿崗頭路上行,但見修竹夾道,云杉挺拔。蒼翠之間,參差著幾處歐式別墅,雖歷經滄桑,依然古樸典
雅。據說莫干山有400余座洋房別墅,大都有近百年歷史。早在19世紀中葉,隨著國門被打開,陸續有外國
人上山考察、居住。他們利用航運之便,從海外運來洋灰鋼材,就地取石,依山而建。漸成規模后,郵局、
教堂也隨之而起。莫干山堪稱開放最早的名山。國民政府建都南京,蔣介石在此設臨時總統官邸,各路政要
、大員趨之若鶩,這里又成了另一政治中心。
正行間,忽見一座古堡式建筑橫臥山崗下。繞到一側一瞧,樓高3層,廣數百米,可知內里乾坤不小。
瞥見路邊的指示牌,才知這就是教堂。我無論如何想不到,高聳入云的哥特式大教堂在這里變得如此低調、
簡樸。每當悠遠的鐘聲響起,坐落在蔭山街頭的牧師別墅里就會踱出一位教士,緩步走上山去。
繼續前行,遠遠望見一處粉墻黛瓦的院落,宛若山間的一片白云。這就是著名的白云飯店。當年蔣介石
新婚燕爾就下榻在這里。院子門前有一條上山的小徑,每一方小石都經過精心打磨。拾級而上,山頂林木蔥
蘢,靜謐幽深,超然世外。透過枝葉,隱約可見山下教堂的門樓。這或許是蔣先生夫婦去禮拜的秘徑。
去白云飯店不遠,即是蔣介石臨時官邸武陵村松月廬。
1948年7月,中國命運大決戰前夕,國統區物價飛漲,民不聊生。蔣介石為挽大廈之將傾,宣稱要進行
“幣制改革”。26日,他攜掌管國庫的長子蔣經國,與翁文灝、俞鴻鈞、王云五、王士杰等一干高官智囊會
聚武陵村,歷時近月,制定了所謂“新經濟政策”。不料劍未出鞘,蔣家王朝便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炮聲土
崩瓦解。
蔣介石離去的背影未遠,毛澤東登上了莫干山。
1954年3月,毛主席在杭州主持審定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期間,來到莫干山小憩。他到觀瀑亭聽瀑,順蘆
花蕩西行,登塔山遠眺……那天主席的心情很好,一邊欣賞自然風光,一邊吟誦古人名句。走到傳說中干將
的磨劍石,他停下了腳步。磨劍石崖壁上的題刻,吸引了詩人毛澤東。他駐足良久,口里似在默念:十年磨
一劍,霜刃未曾試。也許正是前人的題刻,引發了毛澤東的詩興。返回杭州途中,車過錢塘大橋,他口占一
絕:
翻身復進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莽蒼。
四十八盤才去過,風馳又已到錢塘。
這就是著名的《七絕·莫干山》。主席的座駕是斯大林贈送的吉斯轎車,因車內寬敞可容七人,他風趣
地稱作“七人房”。莫干山的盤山公路,坡陡彎急,他夸張成“四十八盤”。全詩輕松隨意,卻氣勢磅礴。
如果不了解背景,誰會想到,他在放懷山水的時候,胸中竟裝著一部國家根本大法呢?這就是毛澤東,談笑
風生、吟詩賦詞之間,正為中國人民鑄就屹立世界的倚天長劍。
毛澤東不僅給莫干山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還留下了一段耐人尋味的哲理名言。他曾在一次干部
會議上說,莫干山去過沒有?上下都是四十八盤。社會運動總是采取螺旋形方式前進的。
一語成讖。整整30年后,沿著蜿蜒曲折的“四十八盤”走上來一群年輕人。他們風塵仆仆,但個個英氣
勃發,有些像少年眉間尺出山的樣子,只是背上不是劍,而是書。他們更像《書劍恩仇錄》里的劍客,書劍
都化作無形,僅憑意念、思想一決高下。
1984年9月,改革開放第五個年頭,經濟體制改革亟待破題。一批新生代經濟學人發起舉辦“中青年經
濟科學工作者學術研討會”,124名代表有幸來到這座名山論劍。他們自稱中青年,其實大都是初出茅廬的
經濟學子,有的剛到政府部門工作,有的還在讀研究生。他們經歷過十年彷徨、十年寒窗,正當霜刃未曾試
的年華。看到報紙上一則征文啟事,他們小試牛刀,從1300多名論文作者中脫穎而出。9月2日,研討會鳴鑼
開場,沒有領導講話,沒有宣讀論文,秘書組宣布幾條規則,大家便分專題研討。他們住在牧師別墅及附近
樓里,開會就在大教堂和蔭山飯店,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辯論。因為極度興奮,加上勞累,不少人病倒了
。論戰數日,原來八個主題被打亂,不知誰提議“掛牌討論”,相當于“放馬過來”的意思。其中“價格改
革”爭論最為激烈。一方主張按市場規律放開物價,被稱為放派;一方主張逐步上調計劃內生產資料和工業
品價格,被稱為調派。雙方爭得不可開交,這時調、放結合的第三種觀點產生了,名曰“價格雙軌制”。時
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秘書長、國務委員張勁夫專程來杭州聽取匯報,他充分肯定兩條腿走路的“價格雙軌制
”。會議的成果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后引起高度重視。當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
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鄧小平稱贊其中有些是老祖宗沒有說過的新話。全會閉幕后,以價格改革為突破口的
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莫干山會議由此成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里程碑。
自古英雄出少年。從莫干山走來的學者們,如今已經站到了改革的前臺。他們中有著名經濟學家、執掌
金融財政的部長乃至黨和國家領導人。“價格雙軌制理論”經過近30年的檢驗,證明是開啟中國經濟成功轉
型的一把鑰匙。
云開霧散,風和日麗。莫干山像云端里飄落的仙女,姿態萬方,楚楚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