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活動 >> 文學活動 >> 正文

    大江健三郎《水死》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7月19日10:24 來源:新浪讀書
    發布會現場

      7月16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最新作品《水死》發布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舉行;顒佑芍袊鐣茖W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北京精典博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該書譯者許金龍先生與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陳眾議、作家閻連科、崔曼莉、彭學明、徐則臣,評論家陳曉明、施戰軍, 以及日本文化中心主任吉川竹二、北京精典博維文化傳媒公司董事長陳黎明等共同座談。作者大江健三郎因遠在日本未能出席現場。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著名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57年發表《奇妙的工作》,作為學生作家開始嶄露頭角。1958年的《飼養》獲得第39 屆芥川獎,被視為日本新時期文學的旗手。1994年,憑借《個人的體驗》《萬歷元年的Football》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作品受到中國讀者廣泛喜愛。 近期創作的《奇怪的二人組合》三部曲以及姐妹篇《優美的安娜貝爾·李寒徹顫栗早逝去》和《水死》等長篇小說,顯現出作者在現實的絕望中左沖右突,試圖為孩 子們、為這個世界尋找希望之所的愿景。

      此次作品《水死》的中文譯者許金龍先生,作為日本文學研究者、翻譯家,多年來專事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學作品之研究,曾發表論文《“始自于絕望的希 望”­——大江文學中的魯迅影響之初探》、《“殺王”:與絕對天皇制社會倫理的對決——試析大江健三郎在<水死>中追求的時代精神》等,翻譯 作品《奇怪的二人組合》、《讀書人》等。并于2007年獲得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獎。

      《水死》的主人公以大江健三郎亡故的父親為原型,切實反映出二戰前后不同時期的時代精神,讓我們得以發現潛隱在諸多日本人精神底層的負面精神遺產——絕對天皇制社會倫理。更讓我們在絕望中看到希望——以“穴居人”為象征的民主主義之時代精神。

      新書由現場嘉賓陳眾議、閻連科、施戰軍、吉川竹二、陳曉明、陳黎明共同揭幕。作為對新書發布會的支持,去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親自手寫了一份推薦語,并委托于現場展示。

      通過對《水死》所反映出的日本時代精神的研究,現場與會專家學者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在互動環節中,現場媒體與讀者朋友踴躍互動,就書中內容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