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藝術家訪談 >> 正文

    以制度建設為根本,鍥而不舍推動音樂維權事業(yè)——專訪著名音樂家傅庚辰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6月28日09:42 來源:中國藝術報 馬力海 史曉光

     

    欄目:文藝維權進“家”門(之七)作者:  來源:

      音樂家傅庚辰, 1935年11月出生于黑龍江省雙城市, 1948年3月參軍,曾任總政歌舞團團長、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八屆、九屆、十屆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副主任,現任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聯合國世界音樂理事會終身榮譽會員、中俄友好協會顧問、國家一級作曲、正軍職少將。

      傅庚辰長期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了《雷鋒》 《地道戰(zhàn)》 《閃閃的紅星》 《挺進中原》 《風雨下鐘山》等影視音樂幾十部;歌劇《星光啊星光》等5部;歌曲《雷鋒,我們的戰(zhàn)友》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紅星歌》 《紅星照我去戰(zhàn)斗》 《映山紅》等700余首;管弦樂《歡慶舞曲》等10部;多次獲得全國一等獎。電影《雷鋒》 《地道戰(zhàn)》 《閃閃的紅星》 《風雨下鐘山》被選入中宣部100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他創(chuàng)作的音樂和歌曲,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啊!紅星——傅庚辰歌曲集》集合了他在全國全軍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品。由劉云山同志作序, 50萬字的文集《傅庚辰談音樂》匯集了他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十年,全國政協八屆、九屆、十屆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副主任十五年期間的講話、談話、音樂創(chuàng)作心得體會,體現了他的創(chuàng)作思想、創(chuàng)作道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今,年事已高的傅庚辰仍然筆耕不輟。2003年創(chuàng)作了大型聲樂套曲《航天之歌》 ; 2004年創(chuàng)作了大型聲樂套曲《小平之歌》 ; 2005年創(chuàng)作了交響組曲《地道戰(zhàn)的故事》 ;2006年舉辦了傅庚辰作品音樂會《創(chuàng)業(yè)者的歌》 ,出版了《傅庚辰交響作品選》 ,文集《難忘的五年》 。2007年建軍80周年,他舉辦了音樂會“革命詩篇” ;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他舉辦了音樂會“時代之聲” ; 2011年建黨90周年,他舉辦了音樂會“理想之歌”并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南京、貴陽、合肥、哈爾濱等地巡演。為此,他專門創(chuàng)作了毛澤東8首詩詞的大型聲樂套曲《毛澤東之歌》 ; 2013年為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50周年,他創(chuàng)作了《雷鋒,我們的戰(zhàn)友》姊妹篇《老百姓的雷鋒》 ,完成了交響組曲《雷鋒之歌》 。3月1日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撫順市委市政府在撫順舉辦了“老百姓的雷鋒——傅庚辰作品音樂會” , 5月3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音協等單位在北京又舉辦了“老百姓的雷鋒——傅庚辰作品音樂會” 。上海電視臺拍攝了紀錄片《映山紅——音樂家傅庚辰的藝術生涯》 (上、下集)于“5·23”由東方衛(wèi)視播出。6月1日,撫順市委市政府送來《人民音樂家——傅庚辰》煤精雕塑。

      多年來,中國文聯榮委、中國音協名譽主席傅庚辰不僅在音樂創(chuàng)作領域成果頗豐,還十分關注音樂家維權工作。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后,發(fā)起了中國音樂金鐘獎;提議設立了獎勵老音樂家的終身成就獎;參與全國政協調研、解決藝術團體特殊工種補貼問題。多次通過不同形式向有關部門和中央領導反映音樂界的訴求,為推動音樂界著作權保護工作、保障老藝術家相關權益、推動相關制度建設作出了積極而重要的貢獻。近日,我們懷著敬慕的心情來到傅庚辰家中,對這位著名音樂家進行了專訪。

      詞曲作者遭受侵權普遍、版稅收入得不到保證

      談到音樂界權益保護的現狀,傅庚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著作權法》頒布實施后,全社會尊重和保護著作權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侵犯著作權、非法使用他人作品、不尊重詞曲作者勞動的情況仍普遍存在。就音樂作品詞曲作者而言,一方面是遭受侵權:時至今日還有一些廣播電臺、電視臺不向詞曲作者支付音樂作品使用費;不少演出單位不經作者授權擅自在商業(yè)演出、商業(yè)活動中使用作品;個別音樂出版單位隨意對音樂作品進行改編、串燒,嚴重侵犯了詞曲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證作品完整權等人身權利。另一方面,是權益不被重視。在一些城市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音樂慶典活動中,幾乎是同一批作品、同一批作者、同一批演唱者走馬燈似的換場,但獎勵和收入卻有天壤之別,與演唱者動輒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出場費”形成鮮明對比,詞曲作者只能得到一紙空文(獎狀) ,在整個慶祝活動中,有的歌手演唱30多場,每場30萬,加起來數字驚人!

      傅庚辰認為,制度是根本的。我國正在邁向知識經濟時代,制定科學的、可操作的著作權益保障制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意義。要改善作者合法權益被侵犯或不被尊重的現狀,首先要抓住制度建設,完善頂層設計。從《著作權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要付酬” ,到國務院出臺法規(guī)確定“怎么付酬”的過程中,他和音樂界的詞曲作者們曾通過不同途徑、在不同場合、以不同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向有關部門反映音樂家權益現狀,推動制度出臺,使制度能夠切實保障詞曲作者權益。傅庚辰認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但相對于西方發(fā)達國家這項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是一項新的事業(yè),任重道遠,與點對點的解決個體案件相比,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具有根本性質,是持續(xù)、穩(wěn)定保障藝術家權益的重要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亟待建立榮典制度

      新中國成立以來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產生了一批流傳廣、影響大的優(yōu)秀作品,激勵和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時至今日仍被人們廣為傳唱和使用。我國有一批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以后涌現出來的優(yōu)秀文藝家,他們?yōu)樽鎳槿嗣瘛橹袊厣鐣髁x、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理應受到祖國和人民,受到黨和政府的褒獎,這是建立榮典制度的必然要求。

      傅庚辰向我們講述,在他剛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后,首先走訪了一些老音樂家,聆聽他們對中國音協工作的建議,到病房去看望呂驥、李煥之、李德倫、何士德時的情景令他震驚。1936年參加北平地下黨的著名指揮家李德倫竟然因為級別不夠而住不進這間高干病房,還是“走后門” 、托關系才住進來的。一些老音樂家年事已高、兒孫滿堂、生活負擔重、疾病纏身,大多住進醫(yī)院,讓本不寬裕的家庭經濟更加捉襟見肘,此情此景,令人神傷。

      傅庚辰先是于2000年3月4日在第九屆全國政協文藝界委員聯組會上當面向中央領導提出建議, 3月5日又就此問題提交1678號提案,并由34名委員署名,建議給予老藝術家生活補貼。之后,傅庚辰又多次與黨和國家有關領導人面談、寫信,反映老藝術家的情況。在中央有關領導同志的支持下,中組部、人事部、財政部于2000年10月出臺了組通字(34號)文件《關于給予部分老藝術家生活補貼的通知》 ,對部分老藝術家給予生活補貼,改善他們的晚年生活,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老藝術家的關懷。

      傅庚辰表示,要全面、正確地評價文藝家的藝術成就,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國家級的藝術榮典制度和與之相匹配的生活保障制度。當前科技界早已有兩院院士的評定制度。兩院院士作為科技領域的最高學術稱號,是終身榮譽,對應在醫(yī)療保健、生活待遇等方面也享受相應的規(guī)定。而國家對文藝界在此方面的表彰機制尚不健全,應當建立類似人民藝術家、文藝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和國家榮典制度,并對獲此殊榮的藝術家給予對應的生活待遇。傅庚辰認為:“在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在28年的革命戰(zhàn)爭中,藝術家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在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年代藝術家們也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上也有藝術家的鮮血! ”推動藝術家榮典制度的建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采訪最后,傅庚辰認為維權工作是文聯組織和各文藝家協會服務會員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結合多年推動維權工作的心得,他以“制度建設、鍥而不舍”八個字概括了對這項工作的認識。我們被他在工作中的執(zhí)著精神、責任感和人格魅力所折服,由衷地感到,作為新一代文藝權保工作者,使命光榮、任務重大,應秉承老一代文藝工作者鍥而不舍的維權精神,為文藝界提供更加扎實、全面的維權服務,為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保駕護航。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