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活動 >> 文學活動 >> 正文

    《文學》創刊號首發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6月21日07:19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文學》創刊號首發

      主編稱將辦理論刊物里的《收獲》

      1933年,茅盾和鄭振鐸在上海生活書店合辦了一份叫《文學》的刊物,網羅了當時文壇最重要的作家、評論家。80年過去,又一份名叫《文學》的刊物于16日在復旦大學舉辦了首發式,這本一年兩期的文學理論刊物由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與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聯合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按照陳思和教授和上海文藝出版社目前的計劃,定位于文學理論刊物的《文學》一年出版2期,分春夏卷和秋冬卷,每卷30萬字。陳思和在發布會上說,他和上海文藝出版社一起做這本文學理論刊物,就是希望能恢復文學理論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出版傳統,“在這個時代,文學理論不可能成為暢銷書,但上海文藝出版社還是恢復了文學理論的出版!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出現過多本以“文學”命名的刊物。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介紹道,1933年,在上海生活書店,茅盾、鄭振鐸在上海合辦了《文學》雜志,網羅了當時中國文壇最重要的作家;1937年,朱光潛在當時的北平創辦了《文學》雜志;1956年,夏濟安在臺灣也辦過《文學》。在王德威看來,每一個叫《文學》的刊物,“它們出現的時間點都與當時的社會有著某種對應。在1933年之后的2013年,現在有這樣一群人又呼喊《文學》!

      對于這本定位于理論研究的《文學》刊物,陳思和希望它是一個很高的平臺,把國內外的學術研究放在這里交流,“基本上不發大學學報上的那種文章,不跟核心期刊進行競爭,反而是學報上那些發不了的長文章我們可以發。我就是要把這本《文學》辦成一個榜樣,有沒有可能把《文學》辦成理論刊物里的《收獲》,里面有些長文章就像《收獲》里的長篇小說一樣!

      王德威教授的建議則是,首先是破除形式、思維的局限。可是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則建議,在這個悲觀的時代,媒體介入批評的時代,像《文學》這樣的刊物是否一定需要很大的發行量,“還是小點就可以了;蛘吒纱嗖毁u,成為我們私下閱讀交流的東西。”

      (據6月17日東方早報)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