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青年創(chuàng)作系列研討 >> 正文
●異鄉(xiāng)人之死
夏日正午的陽光下面,人民公社
懶懶洋洋,高音喇叭里播放著笑聲不斷的
相聲。被高高吊起的異鄉(xiāng)人
低垂著腦袋,半昏不醒的樣子
無人理睬。這個缺乏詩意的
流浪漢,路過人民公社
但不該把手伸得太長。
面對烈日,唾棄,異鄉(xiāng)人沉默著
像個啞巴(或許就是個啞巴)
在上學的路上,我看見被高高吊起的
異鄉(xiāng)人;在放學的路上
我看見異鄉(xiāng)人身上落滿越來越多的
蒼蠅:目睹一個人的死
是恐懼的。我,時年十歲的
小學四年級學生,不明白的事情
太多,而愿望,我是說
鄉(xiāng)村孩子的愿望總是被拒絕
在日記中,我曾盤算著
給異鄉(xiāng)人家里寫封信,卻沒有誰
能說出他的名字和地址。
如今,人民公社已改稱鄉(xiāng)鎮(zhèn)
掩埋尸骨的荒嶺已變成一座
欣欣向榮的磚瓦廠——無論機器的
轟響,還是工人粗俗的玩笑
都不能把他驚醒,把他
送回父母身邊。被高高吊起的異鄉(xiāng)人
對于老家,他音信杳無,下落不明
似乎有點傳奇意味;對于我
則像一團晃來晃去的陰影
不斷加深著成長歲月的荒涼色彩
不管怎樣,異鄉(xiāng)人之死
這是一個傷心的話題——我目睹了他的
消亡,但至今無法通知他的家人
●去濰坊
另一個我在遠處向我招手。
遠處是,120公里之外
吃油條的人們喝著幸福的熱豆?jié){。
諸城的遺民誕生了五蓮縣。
金鹿牌自行車與206國道較勁。
我一米六九,如坐針氈。
磚瓦廠的煙囪惡霸一樣占據(jù)著
鄉(xiāng)村的天空;掛滿廢車胎的電線桿上
教人致富的廣告,讀者寥寥。
用河水洗臉的青春南轅北轍。
路邊店的風籍貫不詳。
懷念深處,長眠著失敗的懷念。
我有地圖不用,我有淚水不流。
我有夢里打下的江山
替暑假守住向北的秘密。
●風在繼續(xù),他在衰老
他風華正茂,不解坎坷風情
為了追逐樹尖上的風
他砍倒一棵樹(像戶部鄉(xiāng)的后羿
射掉了五蓮縣的太陽?)
他寫下許多詩篇,急于發(fā)表
它們是命運的摔跤手屢敗屢戰(zhàn)
是捷徑的反面教材
在灰燼之后騰起煙塵
陌生的人走在同一條路上
溝壑屬于普遍的哲學。
一棵樹倒下了,一個樹樁站起來
青春,也有吐痰的時候……
當風吹來,他裹緊外衣
對風的拒絕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
風在繼續(xù),他在衰老
風在繼續(xù),不為他飛翔
●旅行記
突如其來的車禍,旅途中的一次停頓
比一場噩夢降臨要溫柔百倍
甚至更多。追尾的快客
被削掉半邊車廂:碎片
撒滿了路面,光禿禿的車板上
黯淡、凝固的血跡
還在回味著剛剛發(fā)生的碰撞
一瞬間的意外,有多么驚心動魄。
那個去海濱旅游的孩子
再也不必為即將結(jié)束的夏季假期
而煩惱;那個回家的女人
將永遠走在回家路上;
那個才與情人分手的中年男子
新的生活,開始于結(jié)束;
那個久病的老頭,終于擺脫了
痛疼,和痛疼帶來的經(jīng)濟緊張……
更多的乘客昏昏欲睡
他們經(jīng)歷的車禍,只是車禍現(xiàn)場
他們劫后余生,耳朵里
回蕩著一種描繪不出的巨響。
這時清障車趕了過來
一次車禍,很快就在旁觀者的視線中
消失得干干凈凈。而下一次車禍
沒有誰知道它躲在哪里
沒有誰知道它將發(fā)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