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帶燈》研討會 >> 正文

    楊樂生發言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6月04日13:37 來源:中國作家網

      楊樂生(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西安作家協會副主席):

      我直接講我幾個看法。第一個,賈平凹的藝術觀念和主張的變化,或者叫變遷。我看了《帶燈》以后,結合他的后記,老賈近期十幾年來愛寫后記,也是一個儀式理論家一樣,后記里邊,談他的文學觀念、文學主張,我覺得非常好。而且他的后記構成一個研究,就是他的想法,他想追求什么東西。我注意到他的后記里邊有四個字,“山風海骨”,我理解包括結合他最新的作品《帶燈》,他就是希望在作品里邊寫出來一些剛性的東西。不要看老賈生存上比較軟弱,可是在藝術上他就希望表達一些剛性的東西,前面好多老師專家都談到了。他這個剛性的東西,我認為直接就是中國人的生存。我們談來談去,這個東西是最沒法回避的。中國人的生存的艱難,剛才好多老師都談到,暢老師主要指的是精神上,我倒覺得首先是淺表的生存,它都是一個大問題。談不到精神,精神的追求必須是有一定的物質保障之上才可以有。我們不能講精神的追求不現實,它也很現實。可是廣大的中國人,恐怕談不到,比這個更害怕的,就是中國人無尊嚴。就是王春林上午講到的,我們是囚徒,我還真有同感,盡管是無形的,尤其是思想上,精神上。囚徒,我們干什么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則,恐怕就要出大事。我們好多,尤其是政治思想、意識形態的大領域,研究的好多問題都是偽問題,沒有一個人相信的問題。我們還要花幾千萬,幾個億,搞這個工程,搞那個工程。中國人,就是納稅人的錢啊,在有關部門的眼里,那就是他們家的錢。所以我感覺到,如果我們把它表述得含蓄一點,就是在殘酷的生存中,帶燈在用她微弱的聲音,呼喚中國人的生存尊嚴。就是我剛才講的,我們沒有這個東西。幾年以前溫家寶談我們“要有尊嚴的生活”,讓我要講都是扯淡的話、騙鬼的話。剛才暢老師也講到,首先是,是不是一個人,我們看鎮政府對老百姓怎么樣,老百姓自身有沒有問題。奴才做慣了,有沒有主人的感覺。剛才也談到部下希望和領導搞好關系,本質上就是奴性,希望找一個好主子,這個東西更為可怕。簡單地講,《帶燈》藝術地表現了中國人,我不講鄉鎮,中國人無可奈何的生存狀態。一個藝術品,能達到這一點,就應該是了不起的,不要講什么進取,進步,差得太遠。就是我們自己封閉著自己,看我們生活進步多么好,多么快,多么有質量。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賈平凹寫的是剛勁的東西,就是我們沒法回避,必須正視,必須面對的東西。一個健康的、正常的中國人連這個都敢回避,那就意味著我們愿意做豬狗,愿意做奴隸,而不是做一個健康的、正常的人,更不要說一個現代的人。這是我想講的第一點。

      第二個就是《帶燈》的藝術思考給我們的幾個啟示。在我們今天的具體社會環境之下,讓我要講,任何東西都是要爭取的。民主呀,自由呀,什么權利呀,等等等等吧,我們都幾乎沒有。我們自稱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在這一點上,和現代化沒有什么關系。好多人在罵五四新文化運動,覺得五四新文化運動毀滅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當然這一塊兒也是一個大話題,亂七八糟,講不清楚。傳統都是好的?傳統有多少值得是我們繼承的,有多少值得我們揚棄、批判?首先要分清楚,哪些我們要繼承,哪些不繼承。就是可以簡單地講,不爭取自己的權利,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自取滅亡。至于爭取到多少,在多大程度上,自己感到還可以,不要講滿意,那就是進步。在我們的國家,民主、自由等等,沒有誰給你恩賜,只有爭取。20年前我讀魯迅先生的話,我就不信:“我在中國搬動一個桌子都是要流血的。”我覺得有點夸張,后來慢慢地有點年齡了,我覺得還沒有講到位,他不是流血,他是要要命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帶燈》的思考還真是讓我們靜靜地,慢慢地去琢磨。

      最后一個,我就想講幾句。賈平凹在藝術風格追求方面的變化。就是上午,包括下午,好多人都談到這個問題。其實從《廢都》開始,賈平凹就有意識地在他的小說,尤其是長篇寫作上,求新求異。謝有順上午講賈平凹寫作是日子式的寫作,我幾年前也在外邊講,談到過這個話題。賈平凹的寫作首先看重的是生活流,就是大致和過日子一個意思。他《廢都》就開始了,他不管你大事小事,他就跟著生活的流動去結構他的長篇小說。到近些年,他在這個基礎上越走越遠,走得有些甚至讓我們感覺到有點陌生。他在《高老莊》的后記里邊講他的追求,他寫幾個人生,寫事件。他追求的是渾然而來,蒼茫而去。還有一個,前面幾個人也談的,《紅樓夢》對他的影響,李震把他提得更高,就是中國風格。在這一點上,《帶燈》表現得比以前更深入,更具體。他就是那種家長里短、雞毛蒜皮、湯湯水水、沒完沒了。他覺得該結束了,他就結束了。剛才還有人談到,好像是李震講,他的起伏跌宕。近些年來賈平凹已經不追求這些東西了,他更多的是白描,這也可以歸入到中國風格。就是白描,辦法很笨,可是非常有力,其實他從道理上也是可以講得通的。就像我們中國武術,凡是花哨的都不打人,凡是打人的拳都比較丑,你看那形意八卦丑得很,一點都不美,可是它能打人,它有力量。

      最后一個小意思就是我同意暢老師剛才講的,他這個作品,這個《帶燈》,有它的寓意在里邊。他這個寓意,就是指向中華民族的未來。《廢都》,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藝術預見性和洞察力,而不是它的具體內容。《廢都》有罕見的藝術預見性和洞察力。所以我在不同的場合講,賈平凹最可以傳世的作品就是《廢都》。他不僅僅是一個文化人、作家、詩人那種不健康的生活,他比那個意義要重要得多。他就是預見性,我們今天的真實生活環境早把《廢都》嘲笑得一塌糊涂,莊之蝶那兩下子算什么呀。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當然各位老師專家還可以批評,我認為賈平凹就不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家,最少也是一個非現實主義因素非常重的一個中國作家。而且,正是因為這樣,才體現出了自己獨有的價值。歡迎批評,謝謝!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