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傅寧軍長篇報告文學《淬火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研討會 >> 正文

    何西來在研討會上發言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5月28日11:14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何西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著名評論家。(攝影:王紀國)何西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著名評論家。(攝影:王紀國)

      我寫了一個稿子,快寫完了,就不念了。我想談三點吧。我覺得,這是一本寫得很陽光的書,寫得很提氣的書,寫得應當說是揚兵威、長士氣、壯國魂的書,是一部催人奮進的書,我講三點講什么呢?

      第一點,軍威牽系著國威。

      第二點,這部作品有剛勁、清新的文風。

      第三點,就是作者具有很敏銳的報告文學的捕捉題材的感受力、感悟力。

      軍隊、軍人,是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力量的支撐點,用馬克思主義的話來講,叫做國家政權的基石。毛澤東雖然晚年犯了很多很大的錯誤,包括發動文化大革命,但是在我看來,他無疑是上一世紀不是中國而是世界的最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就戰爭規模,軍事的智慧來講,絕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流的。我為什么講這樣幾句話呢?因為我們這支軍隊,是我們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的奮斗當中創立、領導、指揮的一支軍隊,而毛澤東就是這支軍隊最偉大的主帥。我不贊成有一部分人從外面引進來的所謂軍隊國家化,那我們黨領導的軍隊就不是國家的軍隊嗎?毛澤東在他的著作當中講,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從哪兒總結出來的呢?中國共產黨人如果沒有這一支軍隊,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就不會有第二大經濟體的強國。我本人包括在座的很多人,都無異于對毛澤東晚年犯的錯誤辯護,但是我們要有底線。這個底線是什么?就是鄧小平在評價毛澤東功過的時候,給我們留下來的建國以來若干歷史的決議。十八大提出,我們要有理論自信,要有制度自信,要有道路自信,馬克思理論列寧主義科學發展觀,中國的強國夢,這是一種延續。我們當然不能夠走僵化保守的老路,但是我們更不能夠走改旗異幟的邪路,否定我們黨的歷史,否認我們這支軍隊偉大的歷史,就會天下大亂,中國的歷史是治世少亂世多,一旦亂起來不是三十年五十年,而是幾百年!

      從春秋戰國說起,然后秦末,秦漢之交的時候,陳勝吳廣起義,兩漢之間夾了一個新莽亂而且還有一些農民起義,到了東漢末年更是天下大亂,幾百年的亂局,隋末又是大亂然后是一個唐,唐的中間又有一個安史之亂,唐末又是十代五國,宋又是北宋南宋,實際上是一個半拉的政權,和北宋在內。你就說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亂局選擇了誰?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一支偉大的軍隊,這是真正的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百年以來中國都是弱國,弱國無外交,人家開會瓜分的是我們的土地,我們沒有發言權,F在我們在世界上說話有分量,別人不敢小瞧我們。

      我覺得這本書出現,就寫的是我們新一代大學生進入我們部隊,在進行的新軍事變革中,在國防現代化過程中,他們所起的作用。什么作用?骨干作用,改變整個知識結構的作用,改變整個部隊素質的作用。我覺得,它跟我們正在上行的國力,跟我們正在成為一個真正的負責任的大國,是相匹配的。作為一個報告文學家,傅寧軍他的敏感表現在這個地方,不光是他一個人,我們在座的很多人,趙瑜很多作品也是這樣,它是助推我們民族上行的一種力量。我說它提氣,我說它陽光,催人奮進,就是在這個地方。

      這本書寫到60后、70后、80后,一直寫到90后。90后也是有希望的,他最后寫到軍魂的時候特別寫90后,一代一代人的承傳,我們不能說哪一代人沒有希望。大學生從軍報告就是給我們一個淬火的青春,我覺得講得太好了,經過淬火然后才能成為真鋼。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文風跟國運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種剛健、清新的文風。我之所以特別說這一點,就是文風已經頹靡,就是在我們若干年來受所謂流行音樂中的這種靡靡之音的影響,我們需要進行曲,我們的報告文學就是這樣的,需要傅寧軍寫的這個《淬火的青春--大學生從軍報告》。這樣的報告文學,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報告文學作家群體。在我看來,我們文學界距離現實最近的,就是報告文學這個部分。它是以紀事的筆錄深入現實的第一線,人們還沒有深究它意義的時候,他發現了提出了深究了,給我們一個比較完整的一個畫面,讓我們能夠看到原來是這樣,我們的部隊原來是這樣。從集團軍的政委、集團軍的軍長,到獲得校長獎的退伍士兵。

      就以年齡來說,我們是耄耋老人了,已經進入人生的晚境,我看了這本書就激動不已。說實在的,我是躺在協和醫院的病床上看完這本書的,昨天下午我才出院,右手夾著輸液的管子,左手拿著你的這本書在醫院里。我讀完了以后,忽然想到我的老師何其芳當年在延安,很寬大的延安,很宏大的延安,在黃土坡上朗誦的詩: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到最后:我重新變得年輕了,我的血流得很快,我的生活中又充滿了夢想充滿了渴望。我就有這種感覺。文風啊,文風是跟國運在一起聯系著,我覺得,應當用我們的這樣一種剛健清新的文風,來擠掉來蕩滌那種亡國之音,靡靡之音,把人的意志都唱衰了。從這個角度講,我很欣賞這種文風。鐵、血,軍人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二就是死,這是很殘酷的。那個軍長在南疆自衛反擊戰當中,回來的時候犧牲了16個,只剩了24個,一輩子他都難忘。這是給我們一種支撐,這是我想到的第二點。

      第三點,我覺得這部報告文學當中,我可以看出來兩個傳統,第一個傳統,就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優秀的軍事文學的傳統,我不多說,以唐代而論,唐代從唐初四杰當中的,楊炯他說,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如果沒有這一批邊塞詩,你看唐代的詩風,就很難徹底地最終從六朝詩風當中擺脫出來,所以這個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傳統。

      另外一個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傳統。毛澤東講我們有文武兩支軍隊,我們不要忘了,一個政權能不能夠穩定,一個社會能不能穩定,人的思想是很重要的,現在要搞亂我們人民群眾思想的大有人在。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錯誤,但反思是為了前進,不是把我們自己反思垮,沒有底線,否則是很危險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不能夠忘記報告文學的使命,作家到工農兵當中,這是絕對必要的,今天還有必要。時代需要傅寧軍這樣的作家。如果是在當年,你傅寧軍就會跟我的老師一樣,跟著賀龍到第一線去。我覺得,不光是這一部作品,很多的優秀作品,繼承了很多傳統,紅色的傳統,這個傳統什么時候都不能丟。

      我肯定這個作品,盡管可能大家覺得從技術上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它應當進入評委們的視野,我就說這么多,謝謝。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