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文學機構訪談 >> 正文
新華網岳陽5月25日電(記者段敬芳 實習生鄧曉萌)日前,第四屆(2013)全國春節電視文藝晚會評選終評會在湖南省岳陽市舉行。與會的60位評委通過抽簽方式分成A、B兩組,將在兩天的時間里對全國84家電視臺和節目制作機構選送的115臺春節電視文藝晚會(以下簡稱春晚)進行認真嚴謹地篩選和評比。
春節文藝晚會節目在中國電視文藝事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本次全國春節電視文藝晚會評選活動將對新時期人們多元化的審美需求和社會文明責任進行深入討論,從理論和實踐角度綜合思考中國電視文藝事業未來的發展新方向。
在第一天審片會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丕民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看了本次各地選送的春晚作品,我感受很深的就是我們評選評獎不是目的,而是一個手段,是為了如何使春晚辦得更接地氣,舉辦更多讓老百姓喜歡的文藝節目。”
在此次全國春節電視文藝晚會評選終評會上,張丕民深受感動。他認為,今年各地都很注重當地特色,沒有忘記春晚怎么樣為當地老百姓服務,呈現了和諧的局面。春晚如果堅持辦下去,就務必讓其充滿活力、吸引力,最核心的就是不要忘記服務對象具有區域性的。脫離了區域性,地方春晚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具有區域性,關注當地老百姓關注的事兒,不論是政治建設還是經濟建設都要涉及,這就是正確的春晚策劃方向。
對于“明星頻繁出現地方臺春晚”現象,張丕民表示,有個別的電視臺想請一些明星大腕襯托自己的晚會,提高其收視率。我不贊同這種做法。明星有明星的號召力,我也承認他們對春晚這些年做出的貢獻,但是對于地級市春晚不該走這條路,它會帶來三個問題:第一,明星忙于趕場;第二,演出費用迅速上漲;第三,演出服務未必能到位。恰恰從當地出發,利用大家熟悉的人和事中去編故事,去做節目,包括主持人的串場詞,老百姓會更喜歡。讓觀眾身邊的人來演出會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優秀教師唱首歌,只要歌選得好;讓警察來表演一個擒拿、小品也不是不行的。一定要通過大家熟悉的、發生在身邊的事兒編排。一年365天,當真正把眼睛盯在當地的時候,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城市里面,365天有多少故事可以寫,多少素材可以編成舞蹈、歌曲、語言類節目。這不僅促進文藝發展,也促進春晚百花齊放。
在談到“如何看待從央視春晚一枝獨秀到各省春晚百花齊放的轉變”時,張丕民認為:“這是很好的現象,春晚是春節那天給老百姓的一道精神大餐。它不是貴族系列的東西,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它真真正正是給老百姓過節的文化盛典。但是,我們并不提倡沒有實力的地方來辦,要因地制宜辦春晚,堅持創新為人民。沒有創意,一味靠模仿辦出的春晚沒有任何意義。”他表示,其實各地的文藝創作素材都非常豐厚,只是在于創作者關不關注,有沒有堅持。一個地區盯住一條線創作出來節目,它就是完全創新的、完全具有自己區域特色并充滿當地文化底蘊的,只有這樣才能百花齊放。百花齊放需要差異性,這就需要更多的載體,只要符合我們春晚的基本規律和創作要素,只要搭配好、組建好,就是一臺優秀的、有特色的春晚。
對于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對電視春晚的影響,張丕民表示:新媒體發展迅猛,但是這么長時間,紙媒依然存在,傳統媒體、包括我們的廣播也依然存在,這個社會是多元化的,需求更是多方位的,年輕人愿意在網絡上看春晚、中年人更多選擇在電視上欣賞春晚、有些老年人還喜歡在匣子里聽春晚。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服務會更周到更便捷,但在我們這樣龐大的國家,群眾對收看春晚的需求必然是多層次的,不能盲目地說哪種媒體要把哪種媒體取代,恰恰正是因為這些挑戰,帶來了各個媒體質量的提升,促進它們進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