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活動 >> 文學活動 >> 正文
中國網5月7日訊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2012~2013)》發布會暨研討會今日在京舉行。文學藍皮書指出,2012年的文壇,依然是在市場化、網絡化、傳媒化的多種因素合力推導下,不斷發生著種種新的變異,文學與社會生活,文學與信息技術,文學與產業發展,既勾連密切,又互動頻仍。
文壇在平穩中內含變異,在變異中依流前行,已成為一種常態。這種新的變異,既藏匿于各類題材的創作領域,又潛藏于諸種文學事件的發生,還體現于文學的生產傳播過程。這些或顯或隱的變化,體現于各個文學門類之中。
其中,尤以長篇小說的新變令人尋味,值得注意。2012年間,長篇小說年度出版總量達到5000多部,數量上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但在數量激增的同時,那種傳統意義上的鄉土小說,卻很難找到了。與鄉土生活有關的長篇小說寫作,更多地為那些描寫城鄉交叉地帶的城鎮生活的作品,以及那些帶有田野調查意味的紀實類作品所替代。這種變化也許帶有某種標志性意義,即舊有的鄉土文學寫作,開始走向終結。鄉土文學的時代轉型,由此拉開了它的新的帷幕。
《文學藍皮書》指出:隨著鄉村城鎮化的拓進與外來務工者的加入,使得鄉村與城市從外到內都發生著巨大的新變。這種不可逆轉的社會變動,使得人們的生活,彼此的關系,都發生著深刻而微妙的變化。而現實生活中的這種新的動向,都為一些敏感的小說家所關注與感知,并將成為今后長篇小說與中短篇小說創作所關注的一個重心。
《文學藍皮書》就網絡文學的現狀指出:從表象上來看,網絡文學領域最引人矚目的,是類型化小說在紀實性寫作與虛構性寫作的兩條路上持續發展演進,但在此之外的一些信息卻更值得人們注意和深究,那就是以“盛大”為代表的一些網絡文學公司經過幾年的艱苦跋涉,已開始走向盈利。與此同時,憑靠作品的網絡點擊與線上閱讀,名利雙收的網絡作家越來越多。在這些現象的背后,是網絡文學的生產更趨于完善和成熟。與之前的主要依靠在線閱讀收費模式支撐行業運營相比,近年來的網絡文學延伸領域愈來愈廣泛,生存空間愈來愈擴大。網絡文學已經不再是線上閱讀的單一模式,而還要考量其延伸效應與開發可能,也即能否有效轉化成數字出版物、網絡游戲、影視劇、圖書和漫畫等產品,以謀求延展性效益。由于這樣的原因,網絡寫作與數字出版,一直方興未艾,這也使其成為最有成長性的文學領域與最具可能性的文化空間。
文學藍皮書《中國文情報告(2012~2013)》分門別類地對2011年的中國文學與文壇的發展與走向、現象與成果、經驗與問題等各類情況,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細致的掃描。特別是通過對一些焦點性現象和傾向性問題的捕捉與評說,更為突出地顯現了年度文學的宏觀走向,及其發展演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