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兩顆偉大心靈的碰撞——觀歌劇《奧賽羅》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4月25日15:23 來源:中國作家網 徐 成

      威爾第對于莎士比亞的作品有著特殊的執著。早在1847年他便根據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創作了同名歌劇。在一封給《麥克白》劇詩作者皮亞韋的信中,威爾第寫道:“這部悲劇是人類最偉大的杰作之一”;作曲家的最后一部作品《福斯塔夫》也是根據莎士比亞的《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改編的,可見威爾第對于莎士比亞作品的偏愛。雖然《麥克白》的首演不能說是一場失敗,但它并不屬于那些為威爾第迎來世界級聲譽的作品。這未阻擋作曲家對莎士比亞作品的熱愛,1865年威爾第對《麥克白》做了修改并再次上演,1887年威爾第又根據莎士比亞的《奧賽羅》創作了同名歌劇。這一次作曲家獲得了成功,據說首演日中午米蘭的街道都已被趕赴劇院的馬車堵塞了。在斯卡拉歌劇院前,“威爾第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歌劇史上一部偉大的作品就這樣誕生了。

      歌劇從19世紀開始逐步形成了美聲風格,在結構和音樂上的探索也較之前有了更大的進展。可以說19世紀是歌劇的黃金時期,威爾第和瓦格納這兩位同齡的巨擘引領著兩股截然不同的歌劇風潮。瓦格納的“樂劇”理念將古希臘戲劇風格加入宏大的音樂敘事中,復雜的音樂用主導動機統治了歌劇的戲劇走向,在歌劇主題上瓦格納更傾向于探討最古樸、最本質的問題,因此題材上多為古典神話和傳說。威爾第的興趣則不止于此,他創作的題材涉獵廣泛,既有《茶花女》這樣的當代題材,也有《納布科》類型的圣經故事;既有《奧賽羅》般的大悲劇,也有《福斯塔夫》那樣的喜劇。威爾第的歌劇音樂平易近人,很多詠嘆調在首演后便成為人們平日哼唱的曲目,可以說他是一位出身鄉村的平民藝術家。

      今年是威爾第誕辰200周年,國家大劇院選擇《奧賽羅》作為歌劇節的開幕劇,表達了對威爾第的敬意。這一版《奧賽羅》由多次導演國家大劇院版歌劇的強卡洛·德·莫納科執導,對于導演而言,這版《奧賽羅》也有特殊含義,因其父親——知名男高音歌唱家馬里奧·德爾·莫納科在當年被稱為“第一奧賽羅”。

      這版《奧賽羅》的制作保持了國家大劇院一向以來的古典風格,尤其在舞美上呈現出了19世紀意大利大歌劇應有的恢弘氣勢。傳統舞美理念和現代舞美技術的巧妙結合將美輪美奐的塞浦路斯展現在觀眾面前。多媒體技術營造的海浪與威爾第狂暴的樂曲相結合,一開場就給觀眾帶來了難以言喻的震撼。歌劇在國內受眾并不多,國家大劇院在這幾年的實踐中本著普及的理念,盡量展現出經典巨作的原始魅力,并不在形式上做過多反傳統的探討。這對于歌劇的普及是有幫助的,國外一些有著成熟歌劇觀眾群的劇院在近幾年的歌劇重排中,對表現形式作出了重大的改革,現代化、簡約化趨勢十分明顯,這樣的改革更適合成熟的市場。

      歌劇嚴格而言是一門獨立的綜合藝術,本質上音樂統領著一切。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歌劇成為了純粹的聲樂藝術,歌手炫技般的演唱與粗糙的情節炮制出一部部廉價作品,大浪淘沙,這些作品都消失在了藝術史的大河中,留下的都是將音樂和戲劇完美結合的佳作,《奧賽羅》便是其中的代表。國家大劇院版《奧賽羅》的舞美理念雖然是古典的,但其對劇目本身戲劇性的挖掘、對角色的塑造卻是現代的。導演對于每個角色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舞臺上觀眾不僅可以聽到威爾第創作的華美樂章,更可以看到激烈的戲劇沖突。

      奧賽羅的生性多疑、伊阿古的陰險狡詐、苔絲狄蒙娜的善良無辜、卡西歐的英雄氣短、艾米莉亞的勇敢正直等等,都通過演員的歌唱和表演展現在舞臺上,音樂和戲劇實現了較好的融合。奧賽羅的悲劇是人性的悲劇,他可以戰勝敵軍、榮登高位,但內心卻不自信。作為一個摩爾人,他的成就是通過付出多于常人的努力得來的,他與妻子的婚姻也是一波三折才實現的。開場暴虐的風暴象征著他不平靜的內心。伊阿古正是看到了奧賽羅內心的虛弱,因此乘機挑撥離間,釀成了悲劇。這是整部歌劇最為核心的戲劇沖突,伊阿古這個小人可以理解為奧賽羅內心懷疑的外化,如果不是奧賽羅內心虛弱,伊阿古也難以從中作梗。這使得奧賽羅的悲劇更為震撼人心,千軍萬馬足可擋,自己的內心卻無法戰勝。

      博依托的劇本刪除了莎士比亞原劇的第一幕,以第二幕的暴風雨作為開場,劇本保留了莎士比亞原作最根本的戲劇沖突,在情節和人物設定上尊重莎士比亞的意圖,這是威爾第的《奧賽羅》勝于羅西尼版的重要一點。可以看出威爾第是懷著極大的崇敬來進行創作的,已經74歲高齡的威爾第勤奮地為莎士比亞的名劇譜寫音樂,這一過程本身便是兩顆偉大心靈的碰撞。兩位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大師通過藝術創作聯系在了一起,也正是因為音樂和戲劇,兩位大師合力譜寫出了一部歌劇史上的偉大作品。(徐成)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