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藝術家訪談 >> 正文

    記者專訪中國國家畫院部分專家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4月25日10:03 來源:洛陽網

      昨日,由中國國家畫院和我市聯合主辦的“看今朝——中國當代人物畫優秀作品集展”在龍門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匯集了60多位當代著名人物畫家的作品近200幅,代表了當代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整體水平和成果。活動期間,記者圍繞藝術品投資、美術發展方向等問題,采訪了中國國家畫院的部分專家。

      好作品要自覺接受人民檢閱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陽

      ●人物簡介楊曉陽,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教育界“十大杰出新聞人物”,中央電視臺2003年“東方之子”和北京唐風美術館名譽顧問。

      此次作品展,共匯集了當代最著名人物畫名家的名作近200幅,如此大規模的人物畫專題展覽和強大的畫家陣容,在洛陽還是首次出現。

      楊曉陽說,作為中國繪畫史上最早發源的畫種之一,人物畫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人物畫不斷吸收來自西域乃至西方人物畫創作的優秀“因子”,使中國人物畫的創作得以不斷創新和延續。尤其是1919年五四運動后,受先進西方思想文化的影響,中國人物畫在科學研究和創作體系中均融入了來自西方的、新的活力。

      “好的作品要自覺接受人民的檢閱。”楊曉陽說,希望大家在觀看作品展時,能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當龍門美術中心建成后,像這樣的畫展還將源源不斷來到洛陽。

      藝術養分要在平凡生活中汲取

    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主任、著名人物畫家紀連彬

      ●人物簡介紀連彬,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著名人物畫家。1997年,他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畫壇百杰”,曾先后榮獲“徐悲鴻美術獎”“黃賓虹獎”等。

      “表現平凡的、日常化的生活情趣和生存狀態,才是人物畫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人物畫生命力的體現。”紀連彬說,人無時無刻不在生活著,生活就是人物畫創作的土壤。

      他說,此次作品展在對傳統藝術精神的繼承和表現,對現實人物、現實生活和群體意識的關心上,具有較高的共通性,很多作品直接間接地反映了當下不同階層民眾的生活方式和感情傾向。

      紀連彬十分看好當前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他認為唯利是圖的投資動機在高雅的藝術品面前是格外愚蠢的,理智投資者應從文化鑒賞與市場投資兩個方面入手,冷靜觀瞻藝術品的底蘊,體味藝術表達的真善美,并逐漸向鑒賞家過渡。

      紀連彬還認為,社會要為大眾接觸藝術提供更多的空間,高頻率、高層次、多元化的藝術展覽或論壇等,可作為二者互動的有效載體。

      藝術價值要在市場和群眾中實現

    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史國良

      ●人物簡介史國良,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畫風以寫實手法、反映時代生活為主。其作品《刻經》榮獲第23屆蒙特卡羅國際現代藝術大獎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獎”。

      史國良認為,包括美術作品在內的諸多藝術門類,都是一個民族和地區社會現實的真實反映,其發展和演進始終要置身民族文化氛圍。要放開視野,在交流和碰撞中尋求發展平衡點,通過藝術品的推廣宣傳,讓世界了解“文化中的中國”。

      史國良說,藝術品本身作為自然、社會的真實映照,就要走向市場、走向群眾,接受群眾和市場的評判和檢驗,接地氣的藝術、打動群眾的藝術才能有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空間。

      史國良建議,投資一定要有“三力”:一是眼力,出手要建立在對藝術品真偽和價值深度辨別的基礎之上;二是實力,投資潛在風險不容忽視,最好在有充裕資金的情況下選擇投資;三是魄力,對藝術價值高、升值空間大的作品“重磅出擊”。

      投資藝術品要以提升品位為出發點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王輔民

      ●人物簡介王輔民,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蘭州市美協副主席,其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收藏。

      “此次作品展的‘看今朝’主題,正好切合了當代中國人物畫的發展趨勢。”王輔民認為,此次作品展的畫家,用手中的畫筆很好地表達了改革開放后的社會變革及各地的風土民情,代表了當代人物繪畫的最高水平。

      王輔民熱衷于傳統民間社火文化。在他的筆下,社火成了最常見的“風景”。“用繪畫再現社火的人物實際上再現的是一個大社會,不僅僅是描摹。”王輔民說,繪畫如果只表達我們所看到的事件或者一個情節,這種藝術是沒有生命力的。

      對于如今盛行的文化藝術品投資熱,他建議,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經濟實力等不同情況,選擇某一種類或某一項藝術品進行投資。“文化藝術品具有極強的欣賞功能。”王輔民認為,投資藝術品要以提升個人品位為出發點,通過藝術品收藏來美化生活、陶冶情操。(記者 姜春暉 見習記者 白云飛 實習生何奕儒 文/圖)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