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活動 >> 文學活動 >> 正文
眾所周知,上海所獨有的“海派文化”是一種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早、較多的復雜地域文化,它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基礎,融會吳越文化等中國其他地域文化的精 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因的文化元素,逐漸形成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為世人所共知的具有獨特個性的文化模式。這些年,從滬語的生存情況被關注,到“軌道交通禁 止飲食”議案引發激烈討論,上海的城市文化和城市記憶越來越多的被上海市民提及。為了更好地展示上海的城市記憶,將海派文化發揚和傳承下去,喚醒居民對于 上海城市文化的保護意識,寶山路街道辦事處(寶山路街道圖書館)于4月21日舉辦了“書式生活、書香社區”——首屆上海市民文化節寶山社區日活動,全天共 有4600多人次的居民參與其中。
活動當天,寶山路街道圖書館特別邀請了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所長王世偉老師作《悅讀城市圖書 館這本大書》講座。王世偉老師從事圖書館研究工作多年,著有《圖書館學文獻學論叢》、《歷史文獻研究》(國家十一五重點出版項目)等書。王老師從城市圖書 館的發展歷程為主線,討論了城市圖書館的文化意義及其歷史意義。居民張先生說:“今天這個講座,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圖書館的重要性,之前沒有了解到的歷 史,今天都了解到了!”。活動現場還成立了“上海城市記憶圖書專柜”,專柜包含了60多本有關上海城市發展的書籍,涉及現代上海的衣食住行、老上海的歷史 等多個方面。
為了更好地將“書式生活”的理念帶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寶山路街道圖書館還于當天舉辦了“弄堂圖書大漂流”活動。絡繹 不絕的居民拿著自己的閑置書籍,到漂流點交換到喜愛的書,將圖書帶給自己的幸福一直傳遞下去。在隨后舉行的“我的書式生活”座談會中,十幾名資深的讀者聚 集到一起,交流了自己對讀書的心得體會。讀者計先生是寶山路街道圖書館讀者委員會的會長,他在座談會上深情款款地說:“我們這一代,由于好多的歷史原因, 年輕的時候少看了許多書,現在老了才知道,讀書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社區日當天,寶山路街道圖書館以“書式生活”為主題開 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事實上,“書式生活”的概念不僅是當天活動的主題,更是寶山路街道圖書館全年的工作主題。今年以來,街道圖書館以“書式生活”為口 號,以“全民閱讀”為目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在寶山路小學開展“悅讀童年——開啟幸福的旅程”圖書漂流活動;向青少年學生推廣“悅旅程”閱讀積 點卡,鼓勵他們閱讀課外書籍,參與讀書活動;編寫《百年寶山路——寶山路紀念淞滬抗戰連環畫冊》,成立青云中學連環畫社,宣傳社區歷史文化等。下階段,寶 山路街道圖書館將多方位宣傳“書式生活”理念。硬件上,將建設4個新的社區書屋,使社區書屋總量達到15個,并覆蓋社區居民、企業職工、婦女兒童、老人等 群體;引進RFID自助借還系統,為讀者提供更便捷的借還服務。在服務上,探索將“閱讀積點”活動深入推廣至轄區內各中小學;持續開展讀者滿意度調查,充 分了解讀者需求,深化“你點書、我購書”服務。在活動上,針對青少年讀者開展暑期“四個一”主題活動,即:一場攝影競賽、一次故事比賽、一篇征文作品和一 場主題班會;舉辦紀念淞滬抗戰連環畫展、弄堂游戲達人秀等宣傳社區歷史和民俗文化的活動。總之,寶山路街道圖書館將以首屆市民文化節為契機,全力為社區居 民營造“書式”的文化環境,打造“全民閱讀”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