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當今很多女性被“概念”毒化了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4月19日13:18 來源:中國藝術報 高艷鴿

      著名華人作家嚴歌苓近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一針見血地指出——

      當今很多女性被“概念”毒化了

      我希望我筆下的女主人公,她們獨立于這些概念之外,不被社會上形成的這些價值、概念毒化。

      我希望能夠展現更加豐富多彩的、更加不同的、有特色的女性心理世界,以及女性的情感生活。

    嚴歌苓嚴歌苓

      在以前,作為海外華人女作家的嚴歌苓多是隱藏在她小說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女性背后,告訴讀者一個個驚心動魄或者曲折迂回的故事。繼電影《少女小漁》和《天浴》之后,近年來,她的作品越來越受到影視界的青睞,被不斷地改編成影視劇,比如電影《金陵十三釵》 ,電視劇《鐵梨花》《一個女人的史詩》 《幸福來敲門》 《小姨多鶴》等,有些作品她甚至親自操刀任編劇。這個高產的、在世界文壇頗具知名度的女作家,也因此作為原著作者和編劇的身份走進更多中國觀眾的視野。這時人們才發現,這個女作家總是如此精致、優雅和安靜。在她編劇的電視劇《娘要嫁人》正在北京、天津等幾家衛視熱播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嚴歌苓。

      希望影視改編體現出原著的精神

      記者:近年來你的小說在不斷地被改編成影視劇,用光影創造出來的這個影視世界,跟你原來創造的那個小說世界相比,對你來說會有一些差異和驚喜嗎?

      嚴歌苓:差異當然是很大的,驚喜也是有的,但是我基本上是一個不太計較的作家。小說是一種藝術形式,影視又是另外一種藝術形式,它在詮釋小說和展現小說的時候,一定會有影視創作者自己的想法。世界上有很多文學名著被改編成影視劇,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版本的都有,有些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覺得沒有特別值得去計較的,我不太在乎改編后的影視劇跟我的小說版本很不同或者怎么樣。

      記者:你覺得這些影視劇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你想創造的那個世界和那些人物嗎?

      嚴歌苓:我希望小說的精神是被理解的。在一部小說里,會含有一種意義或者精神,或者有多重意義。我希望我的小說被搬上銀幕或者熒屏后,還能夠體現我想傳達的這種精神,因為精神往往是你為什么寫這篇小說而不是另外一篇小說,你為什么著迷于這個故事而不是另外一個故事的原因。所以我非常希望小說的精神能夠被體現出來,在這些影視劇中,有的就體現得比較明顯一點,有的可能稍弱一點。

      記者:哪些作品你覺得體現得比較明顯?

      嚴歌苓:比如電影《天浴》 《金陵十三釵》等,都體現得比較明顯。還有一些是我直接編劇的,比如《娘要嫁人》 ,我就能自己把握了,我可以直接把我想傳達的精神寫到劇本里,有些臺詞甚至是直接暗示了這些精神的,那就問題不大。

    近年來由嚴歌苓小說作品改編的影視劇都具有很高的關注度。①電影《金陵十三釵》劇照②電視劇《鐵梨花》劇照③電視劇《娘要嫁人》劇照  近年來由嚴歌苓小說作品改編的影視劇都具有很高的關注度。①電影《金陵十三釵》劇照②電視劇《鐵梨花》劇照③電視劇《娘要嫁人》劇照

      展現有特色的女性心理世界

      記者:在你的小說里,包括被改編的影視劇里,你創作的一些女性形象,比如《第九個寡婦》中的王葡萄, 《幸福來敲門》中的江路, 《娘要嫁人》中的齊之芳,我能感覺到這些女性身上的某種相似性,她們很美麗,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對男人來說具有誘惑力,自身又非常倔強。我想知道什么樣的女性形象會吸引你去創作?

      嚴歌苓:大概就是這種堅韌的、簡單的,內心比較單純的、非常缺“概念”的女性。我們當今的很多人都被一些“概念”給毒化了,作為一個女人到一定的年齡就要找一個男人,這個男人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當面對這些問題時,一些概念就被附加在人身上,使其對女人來說似乎成為一種價值。我就覺得現在社會上的很多現象,都是因為我們城里人很多的概念形成了一種成見。我希望我筆下的女主人公,她們獨立于這些概念之外,不被社會上形成的這些價值、概念毒化。我很少寫都市女性,就是這個原因,我覺得我寫不好她們。

      記者:你的意思是不是說,你筆下的這些女性,不會按一條既定的、在社會普遍價值觀約束下的人生道路去走?不會根據社會和外界指引的“你應該怎么樣”去做?

      嚴歌苓:是的,她們比較本我,內心情感和價值觀都比較獨立。

      記者:這么多女性角色中你寫得最滿意或者有遺憾的是哪一個?

      嚴歌苓:這很難講,因為我寫得太多了,就很不愿意說我不喜歡哪一個。就像作為一個母親,不愿意說最不喜歡哪個孩子,總覺得每個孩子都各有所長,都是能體現出母親的某一個特征的。

      文學不是方法論

      記者:這么多年來,你的小說創作理念有沒有發生一些變化?

      嚴歌苓:我的理念是沒有改變的,但創作的方式在逐漸多元化。我現在也涉獵電視劇,這是我拓寬了自己創作的藝術形式,我還想寫舞臺劇,這就更加多元了。做這些嘗試是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的潛力還有多大,我又是個比較好奇的人。但我最鐘愛的還是我自己的小說寫作。

      記者:為什么如此鐘愛小說創作?

      嚴歌苓:因為它不需要任何人來體現你的想法,體現你創作的東西,小說里的每個字你都必須自己負責,而不需要導演、攝影、演員等來體現,被影視劇的藝術形式體現時,如果不滿意,你總可以賴人家,他演得不對,他導得不對……你的小說每個字都是你自己寫出來的,這個東西最不容易被篡改,最忠實于自己。

      記者:我覺得你寫的一些女性,不管處在什么樣的一個時代,她們的身份、生活環境如何,她們總是在面臨選擇,而且會因為這個選擇使她們處在一個困境中,我能感覺到她們在這種困境中的生命力和爆發力。所以我想知道,你在創作這些女性形象時,是想傳達你對女性情感和命運的哪些思考?你是否想告訴讀者和觀眾,女性應該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選擇和困境?

      嚴歌苓:文學不幫助讀者解決“你應該怎么樣”的問題,因為它不是方法論,它只是解決一個“作者來展現”的問題。女性世界非常豐富,我只是希望能夠展現更加豐富多彩的、更加不同的、有特色的女性心理世界,以及女性的情感生活(當然我也展現男性的情感世界) 。因為我自己是個女性,我的女性朋友會經常告訴我她們的故事,這樣我就能夠有機會了解女性的情感和經歷。相比之下,男性好像不善于傾訴,很少有男人有傾訴欲,來喋喋不休地告訴你一件他遭遇的什么事情,而且我不可能交到那么多男性朋友,所以局限于此,我的作品取材的源泉是女人。

      記者:我很好奇,這么多不同年代的豐富的女性形象,你都是從哪里得來的?

      嚴歌苓:創造出來的。一邊觀察,一邊傾聽,一邊創造,這些都缺一不可。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