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文學機構訪談 >> 正文
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即將拉開帷幕,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奧斯卡評委會主席霍克·考奇也應邀參加。4月15日,霍克·考奇在京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記者:去年以來,中國國產影片的市場份額在進口影片的沖擊下一度下滑,但就今年一季度的票房看來,國產影片的市場份額以近70%的好成績創下了同期新紀錄。據您了解,美國電影行業如何看待當前的中國影片和中國電影市場?
霍克·考奇:中國電影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對促進中美電影交流合作來說是非常利好的消息。目前為止,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沒有被完全發掘,它所蘊藏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它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了全世界電影工作者的重視。我們非常希望更多優秀的美國電影能夠出現在中國市場,也期待更多好的中國電影進入美國市場。
今年一季度中國電影市場的表現,說明中國電影人近年來的確創作出了越來越好的影片,所以中國觀眾也更加愛看本土影片。但并不能說這樣的情況就是穩定的、持久的,電影市場的表現最終還是要依據具體的影片質量而定。
記者:雖然《人再囧途之泰囧》和《西游降魔篇》在中國本土市場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績,但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卻并不理想。中國電影要想更好地走向世界,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霍克·考奇:任何一個國家的喜劇電影要想在海外市場取得好的票房成績都是非常難的。我也曾制作過一些喜劇電影,它們中的一些在北美市場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但在海外市場卻并沒有受到太多歡迎,所以我非常理解《泰囧》的票房遭遇。中國喜劇跟美國喜劇不同,中國觀眾跟美國觀眾對幽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這跟每個國家的文化傳統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一部電影要想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受到歡迎,它的內容和傳達的思想必須建立在人類共同的情感共鳴的基礎上,體現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它所講述的故事可以發生在中國,也可以發生在非洲、南美或者美國,觀眾能在電影中的人物身上發現自己。
比如兩年前的伊朗電影《一次別離》,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歡迎,就是因為觀眾可以在電影表現的這個家庭中找到情感聯系和共鳴。另外,去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法國影片《愛》也是如此,電影中的人物非常真實,制作非常精良。如果中國也能創作出這樣的電影,它也一定會在全世界受到歡迎。
記者: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外的化妝、特效等電影技術服務提供商開始注重中國內地市場,這會為中國電影產業和世界電影格局的變化帶來什么影響?
霍克·考奇:越來越多電影技術服務商開始關注中國的電影項目、在中國從事電影生產和制作,不僅是因為大量的資金吸引,也因為他們發現中國電影市場正趨向成熟,電影產業正得到越來越好的發展,這使從事美術、服裝、化妝、特效等電影服務行業的人都愿意到這個市場來發揮他們的特長。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電影人可以從其他國家的電影技術服務提供商那里學到成熟的經驗,比如去年中國的小馬奔騰公司收購了美國電影特效公司“數字王國”,而“數字王國”曾經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公司,我想這會為中國的電影工作提供很好的技術和經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