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視野聲音 >> 正文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應更注重無形文化保護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3月19日15:23 來源:文藝報 馬海國

      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在某些層面上講,象征和體現著民族認同,同時也反映和體現著民族政策的貫徹和落實。新時期,在國家開展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如何建設和保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是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課題。尊重及合理地建設和保護少數民族村寨,也是建設和諧新農村的體現。

      在一些城鄉結合部,少數民族雖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但卻失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在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少數民族村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本民族的文化,但是經濟的落后卻導致民族文化無法得到有效的發展和保護。國家民委發布的《關于印發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的通知》(以下簡稱《綱要》),從政策和宏觀層面,對于我國在新時期如何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村寨做了宏觀規劃,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為落實《綱要》,全國各地紛紛就如何建設和保護少數民族村寨文化展開調查并付諸實施。就目前的保護和發展而言,更多注重有形建設。如少數民族特色建筑、服飾以及文獻保護,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出現了一批少數民族樣板特色村寨。這些村寨的出現,將少數民族村寨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促進了民族村寨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借助特色旅游村寨的建設,保護和發展了少數民族文化,將少數民族村寨的保護和發展從理論的探討轉化到實踐層面。此外,通過旅游和媒體的宣傳促進了各民族間的交流和了解。這對如何保護和建設少數民族村寨以及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9年,國家民委與財政部開始實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3年多來,中央財政投入資金2.7億元,同時吸引多方面資金,在全國28個省區市370個村寨開展試點,取得明顯成效。這為下一步建設少數民族村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這些村寨建設尚更多地停留在有形層面,而且在一些民族地區呈現出急功近利的趨勢。另外,各地因過于注重“樣板建設”而忽視了偏遠地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設和保護。如何領會和實踐國家民委關于保護和建設少數民族村寨的文化建設意見,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和實踐。文化的有形建設和無形建設要同時重視,方能實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全面發展和良性運行。

      《綱要》指出:“著力加強對民族文化的搶救與保護。積極做好本地區民間文化遺產的普查、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并歸類建檔、妥善保存。重點抓好民族文化的靜態保護、活態傳承。通過文化室靜態展示傳統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民族服飾、樂器、手工藝品,保存民族記憶。鼓勵、引導村民將民族語言、歌舞、生產技術和工藝、節日慶典、婚喪習俗融入日常生活,活態展示民風、民俗,傳承民族記憶。”這為少數民族文化建設提供了指導性的方向,因為活態地展示民風民俗、傳承民族記憶是軟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近些年,民族地區特別是較為偏遠的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群眾收入的增加,一些優秀的民風、民俗遭到破壞,鄉間聚眾賭博、偷盜搶劫、群體性斗毆等事件頻發。因此,應通過少數民族文化的發掘來建立良好的民風民俗。

      應大力發掘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優良品質,以促使建立良好的民風、民俗。費孝通曾說:“在鄉土社會里,一說起‘訟師’,大家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作刀筆吏的在這種社會里是沒有地位的。可是在都市里律師之上還要加個大字,報紙的封面可能全幅是律師的題名錄。”費孝通對訟師和律師的嘲諷暗示鄉村和城市之間解決糾紛的方式存在差異,他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乃是文化因素“禮制”所致。費孝通還提出通過文化來維持鄉村社會的良性運行,對于今日少數民族村寨建設良好的民風民俗具有借鑒意義。

      應發掘和引導民族傳統文化,來規勸和節制因政策缺失導致的一些不良習俗對于建設和諧農村的影響,軟文化的建設無形間起到的移風易俗的作用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民族地區的群體更容易接受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因此有必要利用少數民族的文化來移風易俗。這樣既能建設和諧的少數民族村寨,又能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民歌、民俗、宗教等靜態的文化如果加以合理的引導和發掘,對于少數民族村寨的和諧建設將起到巨大的良性作用。對當下民族地區而言,少數民族群眾由于從小生活在本民族文化氛圍下的村寨,更容易接受本民族文化的規勸和節制的影響。同時,應發揮宗教界以及少數民族知識精英對于本民族軟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

      大力發展和弘揚少數民族的文化,能夠做到費孝通所言的“禮制”,即文化對于村民行為的影響。同時這種文化的影響也節約了大量的政治資本,并促進了《綱要》所提出的“鼓勵、引導村民將民族語言、歌舞、生產技術和工藝、節日慶典、婚喪習俗融入日常生活,活態展示民風、民俗,傳承民族記憶”。相對于有形的文化建設,無形的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總之,發揮文化在民間的作用,展現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麻豆| 精品无码免费专区毛片|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九九久久精品免费| 精品麻豆丝袜高跟鞋AV|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9久久9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色视频ⅹxxx|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精品福利视频第一|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3atv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午夜爽爽爽免费|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