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界全國政協委員
聚焦社會熱點 暢談文化建設
在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一次會議上,來自文藝界的全國政協委員就當下社會發展、文化建設中出現的熱點問題建言獻策。從鼓勵原創、中國影視“走出去”、文化傳承到環境保護、中小學教育等,委員們的提案、發言不僅僅是文化建設的意見,還更多關注到國計民生的熱點話題,更加地具體、實在、有針對性。
濮存昕:反對文化上的鋪張浪費
現在中央提倡節約、反對浪費,這在文化建設上也是需要認真思考的。首先,要尊重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就是文化上的最大浪費,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好好保護,而不是簡單地推向市場,使其自生自滅。其次,很多地方缺少文化建設方面的科學論證,紛紛蓋起了最現代化的豪華劇院,但是沒有演出系統方面的專業運作,僅僅把國外先進的劇場設計搬了過來。建成后沒有演出便空置在那里,每天浪費多少電,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現在我們富裕了,可以追求豪華、巨大,但是缺乏專業化、現代化、實用性。再次,現在晚會太多,什么事情都要辦個晚會,一個晚會用多少材料,搭個臺、噴塑、燈光,且不說幾百幾千萬的費用,產生的垃圾都不知道往哪兒堆。全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有這么多“一流”水平的晚會。
劉星:軍事文化要吹響戰斗的號角
無論從當前的國際形勢,還是周邊形勢看,都要求軍隊必須做好打仗的準備。作為軍隊的文藝工作者和軍隊的文化就必須緊緊圍繞這個中心,要為軍事斗爭做好準備,為準備打仗、打勝仗做好精神上的鋪墊。建議軍隊文藝工作者的文藝創作應該做好三個方面的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英雄主義。愛國主義是最基礎的,是第一需要,一個民族不愛國,怎么能保衛他的國家;集體主義是堅強的堡壘,如果每個班、每個排都能緊密團結,形成合力,那么戰爭一定能夠取得勝利;軍隊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英雄主義和英雄事跡的宣傳,它能形成一股精神的氣質、拼搏的力量。在這三個方面,軍隊文藝工作者一定要發揮表率作用,集中精力、凝神聚氣,吹響戰斗的號角、沖鋒的號角。
劉大為:要在中小學開設勞動課和社會實踐課
當前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新一代的青少年在家庭和社會的關愛中健康成長。但很多青少年生活能力很差。在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很容易就能滿足的物質欲望讓一些孩子好逸惡勞、社會責任缺失,艱苦奮斗、勇于擔當的優良作風不再。因此,建議教育部應在中小學開設定期的勞動課和社會實踐課,以培養青少年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和毅力,培養孩子們的社會責任心,并使之從小熱愛勞動,了解社會。
張國立:影視“走出去”應該有更多實質性的內容
中國文化、中國影視都在強調“走出去”,但到底送出去了什么?我們聽到很多政協委員談及“走出去”的經歷,比如畫展、演出,其實并沒有取得想象中那么好的效果,有時候會很慘。中國影視“走出去”了,但是很多還是給當地的中國人看,真正的外國人很少去關注。這就促使我們反思,是不是應該更加注重“走出去”的實質性內容和效果。此外,現在電視劇創作中,“穿越”、“混搭”比較搶手,抗戰題材作品過多,很多制作方、創作者都在走捷徑,這種創作傾向顯然沒有意識到題材內容的多樣性。文化是豐富多樣的,僅僅盯著某一類題材走,實際上是不利于創作質量提升的。
高滿堂:保護原創 鼓勵原創
原創影視作品,尤其是原創劇本,是中國影視作品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原創作品、編劇的權益必須得到維護。提倡原創、保護原創、鼓勵原創,是此次提案的核心內容。
趙長青:建議全國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
教育部2011年要求全國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小學三到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周開設一課時書法課。今年2月初,又印發《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每一個學生達到規范書寫漢字的基本要求。這些舉措對于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普及、漢字書寫的規范化具有積極意義。直面中小學書法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較之其他藝術教育有一定差距,主要問題是:由于多種因素所致,中小學生的書法教育課停頓30多年,造成的書法教育“斷代”影響已凸現出來;雖然書法教育已形成從小學到大學本科,再到碩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格局,但各類書法人才的培養情況并不平衡;書法在辦學方面落后于其他藝術門類。上述問題都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應引起社會各方面的足夠重視。為此建議: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呼吁高度重視書法事業,充分認識到書法藝術在文化建設中的特殊地位和獨特作用,必須首先抓好基礎工程,推動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健康發展;為書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書法藝術后繼有人奠定基礎,形成源源不斷的后備大軍;盡快建立中國書法學院,加快培養書法教育的專業人才,不斷輸送中小學書法教師;組織引領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擔當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校外輔導員。
田青:城鎮化過程中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城鎮化過程中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要避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問題。一是要在城鎮化的規劃中為文化的發展預留空間。城鎮化過程因為割斷了與鄉土文化的聯系,使得很多城市的面目越來越相同,但是鄉土文化飽含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智慧,城鎮化建設一定要避免同一性等問題。二是城鎮化要讓市民變成真正有文化的市民,既包括現代的、主流的、城鎮的文化,也應為鄉土文化、非物質文化等傳承預留空間。
盛小云:加強公眾參與完善環境決策機制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中國很多城市也出現了建設用地緊張、食品安全和工業污染事件頻發等新情況新問題,這些都給城鄉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我們創新思路并加大力度予以解決。建議:建立公眾參與環境決策制度保障體系;建設公眾參與平臺,發揮公眾參與在環保項目決策中的積極作用;全面公開環境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加強環境項目建設過程的公眾參與和民主監督。環境保護涉及面廣,與人民群眾工作生活息息相關,應抓緊開展環保領域中公眾參與的相關調研工作,從法律保障和操作程序兩個層面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完善,明確環境項目決策中政府部門、建設單位和公眾參與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同時,對公眾參與的條件、內容和程序等作出具體規定,建立和健全公眾參與環境決策機制,以避免出現重大的環境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