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文學機構訪談 >> 正文

    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訪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2月25日09:16 來源:光明日報 張玉玲
    2月24日,市民在河北省唐縣唐堯文化園廟會上買冰糖葫蘆。  新華社發(朱旭東攝) 2月24日,市民在河北省唐縣唐堯文化園廟會上買冰糖葫蘆。 新華社發(朱旭東攝)

      現在對春節的認識有兩個誤區:一是把春節看低了——春節不是簡單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會的心理調試期,是建設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好時機;二是把春節功能異化了——春節不僅拉動消費、具有經濟功能,更要有社會心理文化的功能。

      2013年春節在元宵節的鞭炮聲中結束。

      這個春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過法,有的出國旅游,有的在家休閑,更多的人是費盡千辛萬苦回到家鄉……無論采用何種方式,人們似乎都感慨“年味”越來越淡。

      什么是“年味”?怎樣看“年味”?春節還有無吸引力?春節該怎樣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作為“中國節日志工程”的主持人,他負責圍繞春節在內的2000多個節日進行調研,對中國節日的現狀和歷史流變等做了系統記錄和梳理。

      不同的“年味”,相同的“心情”

      “對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種文化焦慮,是轉型時期的文化糾結。”李松把對“春節”的認識放到了大的轉型背景中:中國從農耕文明到了工業文明,社會基礎變了、文化生態變了,節日習俗隨之也在變化,傳統“年味”變了是可以理解的。

      傳統春節,是千百年積淀的文化遺產。在每一年新舊輪回、物質生產的間歇時間,不斷播種希望、消解困惑,節日中都有對來年的祈愿和設計,有儀式、有神圣感。李松認為,傳統春節是個精神安頓時間,春節的文化核心是調試人們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加強社會交流和溝通促進和諧。

      “雖然現在春節期間‘年味’似乎不夠濃了,但看看元旦以后到春節放假前那段時間,卻洋溢著這種傳統的‘年味’,全社會處于‘過年’的心態中: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團拜會、茶話會、年會、看望困難群眾、看望老干部、發放慰問品等活動……”李松認為,雖然表達時間變了、表現方式變了,但卻同樣是“過年”的心態,“年味”也就濃濃地縈繞在那段時間的空氣中了。

      “傳統過年是由家庭到社會,大年三十家庭團聚吃年夜飯,正月初三開始家族之間的社交,最后正月十五是全社會的狂歡;現在卻是逆向的,從社會到家庭,先是單位團拜,春節放假后各自回到家中團聚。”李松如是總結——有沒有“年味”,糾結的本質是農業文明怎樣向工業文明轉型,如何適應農村一元結構向城鄉二元結構的轉型,很多農耕時代的春節年俗已不再適應新的社會形態和生產生活,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用新智慧營造新年俗

      那么,春節期間,家人團聚在一起,又應該有哪些年俗活動?傳統的年俗,有穿新衣服、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發壓歲錢、拜年、逛廟會、看演出等,大多以“吃”和“玩”貫穿其中。但在物質高度豐富的當下,人們平時的日子就比以前的過年要豐足得多,因而這些年俗對現代人已沒有多大誘惑力。

      為適應現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新的年俗在自發地形成:央視春晚,已成為全國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戶或打電話式的拜年,也由短信、微信拜年而取代;一度沉寂的廟會又像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但這些春節新年俗還遠遠滿足不了現代人的需求,李松認為,原因在于春節的情感性與儀式感沒有強化:社區放假了,以社區為單位的社區活動沒有人去構建;所有公共服務設施也大都閉門休息;雖然有了廟會,恢復了一些節日的形式,但只是一個旅游消費市場,缺乏文化認同的神圣性,沒有文化的內在聯系,沒有與每個人的情感緊密聯系。

      傳統春節的年俗是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調試出來的,是在時間的長河中“磨”出來的,是文化的積淀。李松表示,構建新的春節文化傳統,也需要時間,要堅信現代中國人的文化創造力和智慧。節日研究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要找到規律,抓準文化的核心因素,順勢而為,把活躍的因素活躍起來,把松散的因子凝聚起來,以滿足現代人精神文化需求。

      用新理念服務新年俗

      “真正深刻認識節日,才能過好節。”李松指出,現在對春節的認識有兩個誤區:一是把春節看低了——春節不是簡單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會的心理調試期,是建設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好時機;二是把春節功能異化了——春節不僅拉動消費、具有經濟功能,更要有社會心理文化的功能。“站在這種高度看春節,就要通過一些形式和活動來激發社會,營造好的節日氣氛。”

      縱有歷史變遷卻沒有改變13億中國人心中的一個符號——大年三十家人要在一起,這是全民的文化認同,是全社會的文化認同。團聚,是中國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政府要服務好人類史上每年最大的“遷徙”,鐵路部門全力“保春運”、高速公路免過路費,這些都是惠民的好做法……

      節日的社交能讓人的心情釋放,但人群聚集,又受到城市安全因素的制約,這該如何平衡?開心過節,又怎樣防止鋪張浪費?

      現在一些城市的煙火晚會、燈會以安全問題為由停辦了。李松認為,這是因噎廢食,煙花,為全城的老百姓而燃放,不能簡單地歸之于浪費,是與民同樂,獲得市民的認同,這個社會成本政府可以評估如何承擔。“‘一刀切’只能說明管理服務水平不夠。節日中人們不聚集、不交流,社會不釋放,這種節日的文化需求沒有滿足,就會外溢,就會去過‘洋節’,圣誕節就會在中國高熱不下。”李松說,國外有巴西的狂歡節,西班牙的奔牛節、還有西紅柿節等,也都有人群的聚集,關鍵看如何管理。“如何服務春節,政府從理念到管理服務方式都需要改進。”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波霸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91全国探花精品正在播放|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必看| 99re视频热这里只有精品7|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