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雷抒雁:前方前方,依然是太陽(2)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2月07日09:18 來源:光明日報

      詩歌,一個古老部族的秘密徽號,源自母親河畔的浩湯之水,沿詩經楚辭的天問之路,劈荊斬棘,砥礪向前。愛詩的人,他們的心靈不用手臂就能相擁。

      重讀這個時段詩人的作品,不難發現,《小草在歌唱》并不是一部孤立的作品,《路旁的胡桃樹》、《空氣》、《駱駝》、《種子啊,醒醒》……無一不散發著解凍年代對擺脫陰霾的渴望。

      34年過去了,往事如云煙飄散。然而,《小草在歌唱》卻如同一把尖刀,將那個場景牢牢刻在每個人的心底。

      小草永遠歌唱。

      “人民的詩人”

      2008年11月28日,“雷抒雁詩歌朗誦會”在山西舉辦,他將這場朗誦會命名為“激情三十年”——起點依舊是那個孕育偉大變革的時代開端。

      三十年,不是年輪的切片,不是時間的累加。三十年,對每個人的意蘊也許并不相同,對雷抒雁而言,卻格外翻天覆地、五味雜陳。

      詩、詩人與時代的關系是復雜的。綜觀雷抒雁的創作,從1979年的《小草在歌唱》,到1991年訪問前蘇聯的《泥濘》、1999年為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創作的《十月,祖國!不只是十月》、2008年為冰雪災害寫的《冰雪之劫:戰歌與頌歌》、2008年寫汶川地震的《悲回風:哀悼日》、2009年為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創作的《最初的年代》,以及成熟于黨的十八大的《為你祈福!神話的土地》……這些,都與我們時代重大事件息息相關,在每個重大的歷史關頭,他從未缺席。

      三分鐘,長過百年

      風的手把我們的淚水擦干

      生活,重新開始

      引擎,啟動;腳步,放開

      這是哀悼日里,汽笛聲中的悲傷與崛起。

      一代人隨一代人息聲重歸了泥土

      一代人繼一代人萌生又大樹參天

      一萬年復一萬年

      一千年再一千年

      繁衍子孫,供奉祖先

      生命輪回,生生不息

      信仰、信念、信心

      化作了我們心中的神

      這是2012年對黨的十八大抒寫的祝福。

      老詩人李瑛讀罷他的詩,以顫抖的手寫信給他:“讀你的詩,深覺在創作上,你是一個清醒的,有自覺意識和自覺追求的詩人,始終關注現實、關注國家人民的命運、關注人們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如哈維爾說的你始終‘信仰生活’。”

      1942年,雷抒雁出生于陜西涇陽,八百里秦川腹地一個叫做吉元的小村子,無垠的黃土、無盡的貧窮,是他童年和少年唯一的記憶。

      雷抒雁很早就對古典詩詞感興趣,也喜歡民間的順口溜和說唱,在他看來,它們具有一種美妙的韻律感。他對詩歌的迷戀也許來自兒時,祖母是佛教徒,雖是文盲,卻可以把佛經從頭背到尾。每次她讀完后,都用紅布包著那書擱在高臺上。她不在家時,雷抒雁就弄兩床被子墊著,把它取下來自個兒讀。

      押韻的佛經,是雷抒雁讀到的最早的韻文,最早的詩歌。更重要的,敦厚的儒學傳統、中正的哲學思想、和貴的智慧義理,浸潤著關中平原的生命傳統、文化脈絡,“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與擔當自始至終影響著少年雷抒雁、青年雷抒雁,甚至是老年雷抒雁。

      “一個詩人,不僅要會寫情詩,還要會寫國歌。”雷抒雁說。詩性表達的寬闊音域、理性思考的寬曠視野、文化自覺的寬容背景,構筑了雷抒雁詩歌的宏大景觀。風云變幻的大時代、風云激蕩大變革,讓一些寫作者折斷了想象和思考的翅膀,從此沉寂,難得的是,雷抒雁用他那獨特的詞語雕刀,執著地雕刻著人類靈魂深處的波紋,雕刻著歷史傳奇不朽的詩篇。

      許多讀者稱呼他“人民詩人”,雷抒雁堅辭不受,他說:“如果說我與‘人民’的關系,我只是‘人民的詩人’。我們曾為這個時代歌哭;這個時代不曾辜負我們,我們亦不曾辜負這個時代。我們的作品,是我們真誠的心,為這個時代的進程一步步立下的路碑。”

      照我肝膽,送你溫情

      不是逢人苦譽君,亦狂亦俠亦溫文。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這是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一首,也恰是雷抒雁性情與人格的寫照。

      許多讀者喜歡雷抒雁,不僅是因為他的詩,更是他始終如一的文化立場、歷史判斷和批評精神。

      2001年,一個朋友聲稱要送件禮物給雷抒雁:一具帶有青銅箭簇的骷髏。朋友說,那是兩千多年前,那場著名的長平之戰的物證。“一夜之間,我的老鄉司馬遷筆下記載的‘坑降卒四十五萬’是什么情景,真的難以想象。”紙上談兵,一個盡人皆知的成語,卻無意間觸發了他的靈感。他說:“我終于去了山西,去了晉城,去了高平。”

      公元前260年秦國將軍白起坑殺趙國40萬俘虜的古戰場令他震驚。此后,他又專程趕赴塞北的統萬城遺址。“當我站在尸骨坑前面對它、凝視它,甚至無意間摸到它的時候,我感到震驚和充滿恐懼感,依然可以感到古老傷口愈合的艱難。難道這就是命運?”回來后,他翻閱大量古今中外的殺戮記錄,寫出了震撼人心的長篇歷史隨筆《殺戮:歷史的另一副嘴臉》。

      “看史家死氣沉沉的長篇巨制,不如看隨筆家挑開歷史面紗的那漂亮的一劍。”美學家牛宏寶評價。在牛宏寶眼中,雷抒雁這位隨筆家寫出的歷史,比史學家的歷史、道德家的歷史更犀利、更耐人尋味,“他似乎天生有一種思想的底蘊,這就是拒絕道學家的立場來看歷史,他從歷史的夾縫中解析歷史,繞過歷史正面去瞧歷史背面,從正史所不涉及的歷史下腳料中,去揭歷史的老底,從細微處為歷史把脈,從獨特的角度清算歷史到底有幾處‘是’,又有幾處‘非‘。而這往往是正史所無暇顧及,也是被有意遺漏的。”

      “記憶比石頭更堅固。”雷抒雁斷言。前蘇聯解體前夜,他曾做過短暫訪問,發表過訪問日記,今天重讀這些日記,我們驚愕地發現他超人的洞察力、預見力,在不同場合,他對這個龐大的蘇維埃聯合體即將崩解表達出深深的惋惜。

      面對林林總總、打著各種概念的詩歌思潮,他強烈抨擊:“我倒欣賞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觀點,他說:我不懂詩歌這派那派,只知道詩歌有兩種,好的和不好的。”

      面對詩歌閱讀的不景氣和創作的熱鬧,雷抒雁更是反感:“古人講,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現在動輒一年寫幾十首甚至是幾百首詩,怎么可能出好作品?”至于網絡上所發表的成千上萬的詩歌,他也并不看好,“詩歌不是不斷敲回車鍵的文體,網絡詩只是一個偽口號。”

      樸素,澹泊,真誠,善良,智慧,敏銳,快樂,開朗……這是雷抒雁的朋友們對他的共同評價。也許是君子之交,也許是傾蓋如故,他身邊總是聚集著一些人,或者說,他總是在他們身邊出現:李瑛、牛漢、屠岸、嚴陣、張同吾、韓作榮、楊匡滿、吳思敬、劉福春、劉立云、朱先樹、王燕生、葉延濱、張清華、陸健;當然,以著同鄉情誼,還有周明、何西來、李炳銀、白描、白燁。這個世界,總是癡情地將聚光燈打在他的身上,可是,他不屬于聚光燈,在舞臺上,他靦腆得可以說張皇無措。他期望走出耀眼的光亮,在劇場邊緣,冷眼旁觀,冷靜思考。

      生命的承諾

      如果說時間也有色彩,從2003年12月31日這一天開始,雷抒雁的生命就變成了白色。

      “新世紀的開端,對于我,卻并不妙。”在一篇散文中,對于不妙的生命,他樂觀地寫道。在2003年,與許多不幸的人一樣,他被診斷為直腸癌。12月31日,在麻藥導致的昏睡中,他被推進了手術室。此后,便是病魔輪番的轟炸,以及他與病魔的陣地爭奪戰——化療、放療。總之,一切艱難的治療都經歷了。

      “那些日子,躺在藥味濃重的病床上,我想得很多,想到生,想到死。”最終,他想到了那一句話:“一定要活著!”

      “不是說給新世紀的承諾嗎?這就是我的承諾。”五年后,在一篇關于汶川地震的散文中,他鄭重地寫道。

      2008年5月12日14時30分,整個中國彷徨無措的時刻,電話鈴吵醒了在北京家中午睡的雷抒雁。地震現場的混亂、傷痛,讓他分外牽掛一個八年前因為一個偶然的機緣結識的成都孩子——涂雨生。

      其實,就算涂雨生站在他面前,雷抒雁又如何能認得出呢?時間在他身上留下了衰老,留下了疾痛,而這個叫做“涂雨生”的孩子,將會因為時間的恩賜,成長為一名英俊的青年。然而,雷抒雁依然不舍,他掛念的是,在這場巨大的災難中,這個涂雨生究竟在哪里,活得怎樣?以及無數個與涂雨生一樣的孩子在哪里,活得怎樣?

      這個充滿牽掛的時刻,雷抒雁也許不知道,也許不在乎,癌細胞正在他體內擴散,蠶食他健康的肌體,可他心里,充滿的依然是“涂雨生”。

      他曾經寫過一首詩,細述自己黃昏中的生命:

      其實,那天太陽并沒落

      只是時近黃昏

      眾鳥歸林,翅背上

      馱著亮晃晃一片金黃

      那一刻,他也想到了自己——人的生命,其實和一棵樹、一株草沒有多大差別,說脆弱也脆弱,說頑強也十分頑強。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就是給了我們最偉大的禮物,它是使這個世界變得美麗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那一刻,他也想到了生和死的悖論——活著,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保留了生命這個創造和發展世界的最基本條件。對于樂觀主義者,活著,似乎不是什么問題;對于悲觀主義者,活著,卻往往是一道難解的哲學方程式。在這個哲學死結前面,我們常常會發現有可悲的生命倒下。

      然而,想了那么多,他就是為了告訴涂雨生一句話:“一定要活著!”

      把自己的生命置之不理,卻淚流滿面地牽掛一個偶然相識的孩子——這就是雷抒雁。

      那一刻,他是否還記得他寫的那組詩《賄賂死神》?

      我贊美她的美麗,說她黑色的斗篷飄然如黑色的羽翼

      我夸耀她的職業,說收割是成熟生命最好最好的歸宿

      甚至,我撫摸著她的鐮刀,說

      啊,多么鋒利,難怪無人遺世獨立

      世人盡知詩人是唱贊歌的高手

      可誰知贊歌里有麻醉的因子

      就在這恐怖老太婆睜眼閉眼的時候

      我已從她腋下悄悄溜走

      一次又一次,像個頑皮的孩子,像個狡黠的精靈,雷抒雁從死神的腋下悄悄溜走。他一如既往地生活、寫作、采風、學習、工作,似乎什么都沒有發生,似乎什么都沒有改變,他奔波,忙碌,有滋有味地活著,為這個時代獻上鮮花、種下蒺藜,也為這個時代翻下種子…… (李 舫)

      (標題書法:李炳銀,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雜志主編)(本版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线路|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 国产精品视频1区|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尤物|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