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人物 >> 正文
由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市美協、南山區文體局主辦的著名畫家魯慕迅個展“有竹居小品書畫展”昨日在深圳鵬寶軒藝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56幅字畫作品,其中絕大部分是花鳥小品畫。魯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品畫貴在“精”,畫小品畫也需要大手筆。
魯老今年已是85歲高齡,依然不斷探索著新的繪畫語言。在水墨花鳥界已經享負盛名的他,近兩年畫了近900張花鳥小品畫,此次展出了當中的一小部分。這些只有一平尺左右的小畫,每張都集中地表現一個主題,比如一朵菊花、一支臘梅,寥寥數筆,大片留白,配上兩句詩,別有一番趣味。但他卻謙虛地表示:“這些畫還很不成熟。”
為何熱衷小品畫?魯老表示,現在的展覽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畫越來越大!昂芏嗳嗽诓哒怪畷r就要求畫家畫四尺整張或是六尺整張的作品,因為畫越大越值錢。這是一種很不好的風氣。畫的價值不應該由尺幅大小決定。小品畫不是大畫的縮小,也不是大畫的局部,小品畫自有其獨特的品格和要求!彼硎,傳統國畫中是很講究小畫的,因為可供人把玩,比如扇面、冊頁等。而他在畫小品畫的過程中,也領受到其中魅力!耙陨賱俣,小中見大,言簡意賅,一滴水看世界,才是小品畫所要的‘小’。小品要畫得好,也需要高水平,大手筆!
魯老說他的小品畫題材大多來源于生活。實際上他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伺候家里的花花草草,瓢蟲、螞蟻都是經常打交道的對象,所以身邊一切不起眼的生物都成為他創作的素材,他也能從中發現它們的獨特個性。心細如發的魯老筆下的小品畫如同一面放大鏡,放大著平常人視野以外的和諧場景:菊花旁的蜜蜂在舞蹈,荷葉畔的蜻蜓在歇息,石頭縫里的幾只螞蟻在開會……也許是臨近春節,魯慕迅本次展覽選擇的作品大都寓意吉祥,比如《百事如意》(柿子)、《開門紅》(桃花)、《迎春曲》(迎春花)、《大壽》(桃子)等,讓人們感受到喜慶的同時,也領會到畫家對生活的熱愛。
而他的另一類小品畫創作題材,是生活中的有趣場景。比如他在農村看到農民用小網兜兜住葫蘆,讓它們成熟后不至于掉下來,以此為靈感創作了一幅《個個成器》。他不止是在狀物,更是在歌頌平凡人的智慧。
展覽中還展出幾幅書法作品,非楷非行非隸非草,形態獨特。魯老說,他寫字不叫寫字,他叫“畫字”,他說他的字:“不為格法而泥古,不為面目而求怪,不計工拙,適情隨意而已。”除了畫畫、寫文章外,魯老還寫詩、寫詞,他每幅作品上的詩句都是他自己寫的。有時候一幅畫上就兩句詩,有時候滿幅都是詩句,只畫一朵小花。魯老說:“畫畫和寫詩是相輔相成的,畫里有詩,詩里有畫!
據悉,該展將持續至2月28日。◎ 深圳特區報記者 梁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