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視點 >> 正文
一、組隊方式創新——
增加6家網絡代表隊和港澳臺地區代表隊。
二、賽程賽制創新——
復賽:為了調動各參賽隊積極性,將往屆在復賽中淘汰隊伍的方式改為不淘汰隊而只按相同的比例淘汰每隊選手的方式;
決賽:采用四個賽期制,每個賽期強化晉級選手概念,如
36優秀歌手賽、27實力歌手賽、15超強歌手賽、三甲總決賽。
三、參賽曲目創新——
要求必須演唱規定的經典曲目,以此達到三個目的:1、所唱歌曲耳熟能詳,貼近大眾審美;2、傳承優秀民族歌曲;3、推動歌頌黨、祖國、人民的歌曲的傳唱。
四、獎項設置創新——
將延續十多屆的金銀銅獎改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使其獎項等次更直接、含金量更高,對歌手的吸引力更強。
五、比賽項目創新——
突出主賽項目:以演唱為主,體現本賽事的專業性;
增加復賽項目:1、“自薦小片”播放和問答,2、“快問快答”,3、“金獎主考”,4、“音樂素質考核(模唱和節奏)”。以此在全面考核選手的綜合實力的同時,增加比賽的趣味性;
在伴奏方式上:所有場次采用現場樂隊伴奏。
六、環節流程創新——
吸納選秀節目優點,在環節流程上,將選手自我表達、評委深度點評機密結合起來,立體化展示選手形象,用選手的親和力喚起觀眾的情感投注,體現大賽的人文關懷。
七、評選機制創新——
在評委結構中增加電視編導比例;三種唱法不分設評委,由包括三種唱法專家在內的一組評委,為所有選手打分。如此可最大限度的保證評選的公正公平。
八、電視呈現創新——
在美術、燈光、視頻配合、在線包裝、攝像、導播等方面,采用國際先進設備、技術和設計操作人員(擬請外國團隊加盟),以期在制作和直播上,達到高標準、高品質的世界一流水平。
九、宣傳推介創新——
宣傳載體:運用新老媒體(包括戶外廣告)全方位覆蓋大賽宣傳,特別是有規劃、有步驟地開發利用新媒體、新手段,如網絡游戲、分眾傳媒、媒體社區、客戶端開發、微博、微信、音樂下載等等。
落地推廣:與地方臺聯合舉辦大賽推介演出。民族器樂大賽、鋼琴小提琴大賽,所進行的落地推廣產生了很好效果。
后續推廣:與公司合作,賽后組織獲獎選手全國三下鄉巡演。
宣傳片:在傳統的宣傳片的制作上,特將作大的改變,比如,根據大賽日程,制作系列宣傳片遞進推出。
十、臺網融合創新——
1、內容介入:網絡組隊參賽;
2、傳播互動:網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