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出版人訪談 >> 正文
2012年11月,由湖北省政府主辦、湖北省新聞出版局承辦的省級新聞出版最高獎“湖北出版政府獎”第二屆獲獎名單揭曉,華中師大出版社榜上有名,該社《湖北新民主革命史(四卷本)》榮獲圖書獎;《張舜徽集》被授予榮譽獎。而在三年前的首屆評選中,《秦與楚》獲圖書獎,優秀出版人物獎也被社長范軍摘取。2012年下半年,繼《錢基博集》第一輯之后,推出了第二輯。本輯入選201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共計200余萬字,均為國學大師錢基博先生一生治學的重要著述,也是民國學術史上的精品力作。
這些無疑奠定了華中師大社在學術出版領域的地位。“2013年,我們在學術出版上的力度還會再大一些。”剛剛結束年度選題會的范軍介紹說,《錢基博集》前兩輯推出之后,學界文化界的反響很好,第三輯也入選新一批國家出版基金名單,計劃在今年內推出。除了這個長線項目外,華中師大社今年著力的還有《章開沅文集》。“章先生在辛亥革命史和教會大學史、思想文化史方面是國內近代史學界領軍人物之一。早先我跟章先生談過了,當時章先生說還想再等一等,這兩年我一直在盯這件事情,他欣然同意了。”范軍說,文集目前已經開始啟動,今年計劃推出第一輯約五本,內容主要是辛亥革命方面的論著。說到錢基博、章開沅這些華中師大的“家珍”,這位社長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同樣是和這所百年歷史名校相關的人物楊東莼和韋卓民,今年也列入了該社的學術出版計劃。楊東莼和韋卓民都曾擔任過華中師大校長,前者曾長期在周恩來領導下工作,后來又先后擔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后者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是國內研究黑格爾和康德的最權威學者。范軍說,《韋卓民全集》是一個大項目,2013年推出第一批,全集計劃在未來兩三年內出齊。
這次訂貨會上,華中師大社依然堅持自己穩打穩扎的作風,用范軍的話說,“沒有時髦的產品,還是一些比較大的長線項目,如《錢基博集》、‘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庫’、‘文化資源與產業文庫’等”。
學術之外,教育出版也是該社的強項。2012年,華中師大社本部新增幼教和大眾板塊,尤其前者,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據范軍介紹,幼教出版主要分三個方面,一是面向市場的大眾讀物,內容為中華傳統經典故事(成語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和幼兒智力開發、情商開發產品。這一板塊的出版工作主要由該社設在北京的分中心完成,2012年中心完成的70多本出版物中,差不多半數是這方面的。二是幼兒園操作體驗手冊,這一板塊該社和湖北省教研室、武漢市教科院聯手,專門成立幼教研發中心,開發了很多較為前沿的產品,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很受學校和學生及家長的歡迎。三是幼教教材和學術著作的開發。華中師大設有幼教專業,從本科到碩博培養了很多專業人才。依托這一優勢,華中師大社去年推出了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系列教材。接下來該社還計劃進一步延伸到幼兒高職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領域,如家庭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等與幼兒相關的學術著作或者教材。“不一定會有很大的利潤和市場,但我們想把幼教做成一個全方位的板塊。”范軍說,與此同時他們也想在數字化、網絡化這些配套資源方面做一些探索,同步研發開拓一些配合數字化的東西。而其下屬的教輔公司專職出版中小學教學輔導用書,其中兩大特色產品重難點手冊和考點同步解讀在市場上口碑和效益都取得驕人成績,2012公司年績效超過了一個億。
“2013年或者更長一點的未來,我們傳統出版社要高度關注、積極參與數字化出版。當前的數字出版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絕大多數單體出版社(包括一些集團),在數字出版方面還沒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和發展的路徑,但是數字出版這幾年的成長有目共睹,雖然未來幾年內數字出版不一定能夠取代傳統出版,但它蒸蒸日上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新年之際,縈繞范軍心頭的依然是至今方興未艾的數字出版問題。最近,華中師大社也部署了相關方案,建立了電子壓縮庫和資源儲存平臺,積極與相關公司開展業務合作,通過已獲得的國家項目加大研發力度。“這是未來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本報記者 陳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