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推薦榜 >> 相關評論 >> 正文
這幾年我一直在檢討個人閱讀減少的原因。的確,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有一條,那就是至今我還沒有較多地看到能夠深深地把我吸引住的,讓我佩服、讓我感慨、讓我回環品頌的文章。坦率地說,就我的個性而言,無非是想讀一篇不僅僅有才華,也有膽氣的、富于批判精神的文章。《散文選刊》的執行總編蔣建偉先生,破例地用快遞的方式將他們的新一期刊物寄到我客居的海島,希望我盡早地讀一讀其中的一篇文章。快件在手,不可怠慢。
這篇文章是周亞鷹同志(稱同志可能更準確些吧)新近創作的長篇散文《我是城管》。盡管從題目上看不出出奇之處,甚至與當下流行的煽情類的文題也大相徑庭,但這篇文章我通讀了以后,卻覺得是我多年來沒有讀到過的一篇有膽量、有見地,敢于直面社會、直面人生,敢于說真話、說實話的好文章。在文章的開頭作者便一針見血地指出“城管的形象不好,大有過街老鼠的意味。在國人的心目中,城管的行為可以用六個動詞高度概括:踢(擔子)、翻(攤位)、踩(菜籃)、拗(桿秤)、搶(物品)、打(小販)”。但是,偏偏這個有文化的,曾在國資委任職的周亞鷹被縣領導任命到城管局當一把手。湊巧的是,我也曾在城管局工作過六年。除了對這個年輕同行的文章有一種親切感之外,自然,從同行的角度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破綻。然而,我看到的確是一個硬漢子的局長形象。在周亞鷹剛剛上任的時候,他的文友就相繼給他發來短信表示“祝賀”。其中有這么兩條最有意思。一條是一副對聯,上聯是:國資委調往城管局。下聯是:文明人學做野蠻事。橫批是:文不對題;另一條是:恭祝兄弟出任黑幫老大。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流氓有文化(因城管被當地人戲稱為“流氓”)。文章的開頭便刺刀見紅,毫不拖泥帶水。不僅如此,最讓我感慨的是,這篇文章寫的完全是真人真事,并對其中某些詬病的批評毫不留情,鞭撻起來啪啪有聲。如此勇氣設若胸中沒有正氣斷然是做不來的。曾幾何時,那種扭扭捏捏、非驢非馬、似是而非、閃爍其詞的“批評”,已經像蒼蠅一樣讓人厭惡,讓人哭笑不得,讓人無奈。看到這樣像投槍、像匕首般鋒利的文章,那種擊節而和的痛快,絕非仰天長嘆可以表達的。且文章寫得又是那樣的推心置腹、實實在在、干凈利落、中肯誠實。這又讓看客多了一份感動。
城管工作事無巨細,什么私建濫建、占道挖道、環境衛生,櫥窗牌匾、廣告路燈、廣場搭臺、臨時建筑,連同街上的乞丐、流動的小販、花壇街樹,只要是城市面上有的,一切都與城建脫不了干系。可以說城管就是一個給城市梳洗打扮、做美容的部門。由此看來,作為城市,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城管工作做得好與壞都會直接影響到這一地方的進步進程,影響到對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判斷。恰恰是這種伸縮性很強、包容性很大、勞動強度很高、機動性很頻繁的部門,其管理者、工人的待遇卻極低。對此,作者顯然知道單靠寫詩贊美他們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親自上陣,到上級領導那里去為環衛工人爭工資、爭設備,甚至沖動地在縣常委會上摔杯子。目的,就是為了給有效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保障。當然,光明磊落的事,敢擔擔子、敢負責任的事,也要有敢作敢為的膽氣才行。
在文章中,作者還談到了他職業中某些特殊的感受。比如說怕下雪、怕冰凍、怕高溫、怕刮風、怕手機響。因為這所有的一切,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市容的管理水平、形象、尊嚴,對城市管理造成突發性的危害。我年輕時曾經做過一家大型工廠的俱樂部主任。一個小小的俱樂部,就曾攪得我寢食不安,怕俱樂部起火、怕巨幅窗玻璃被砸、怕流氓鬧事,常常半夜突然醒來,神經過敏地給俱樂部值班的人打電話詢問情況。試想,管理一個小小的俱樂部尚且如此,何況管理一個幾十萬人口的城市呢?其中作者“怕手機響”,就是怕有人找他說情,或要非法占道挖道,或要臨時擺攤子,或要搭臺子等等這樣的一些事。面對所有來找過他求情的人,面對那些不應該批的事,他的口頭禪就是:“你就是第二個”。因為“沒有第一個”。沒有第一個怎么會有第二個呢?
讀罷這篇文章,我還在想,為什么這篇文章如此地吸引我呢?說來也很簡單,除了我前面談到那些之外,也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作者有生活、有工作的實踐,有全身心投入的甘苦,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品德操守,再加上他本人有很好的文學功底,所以下筆萬言,一氣呵成,讓人讀起來痛快淋漓。我甚至想,這樣一篇好文章應當向有關部門推薦一下,讓相關部門的同志們都讀一讀。它幾乎像一面鏡子,不僅可以照出我們的形象,也可以在混沌中照亮我們的靈魂。
在這里還要補充一句,讀過這篇文章,職場的經驗告訴我,這個縣的主要領導一定是慧眼識珠,把這樣一個艱難的擔子放在這樣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優秀的干部身上,放心放手讓他去施展身手。這樣,才能讓一個地方一座城市的老百姓的工作、學習、生活的質量越來越好。當然,城管的路還很長,文學創作的路同樣漫長,但是,只要有這么一點精神,我可預言,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