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人物訪談 >> 正文
丁青(藏語意為“大臺地”)古稱“瓊波”,原本是吐蕃時期的一個氏族名稱,領有今丁青一帶,后演化為這一帶的地名。“瓊”本意是“大鵬鳥”的意思,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發源地古象雄的圖騰(“象雄”即意為“大鵬鳥之地”),說明這一帶深受古象雄文化的影響。
流行于丁青一帶的“熱巴”舞,一般認為其前身就是苯教的“巫舞”和“圖騰舞”,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民間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一種極具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的舞蹈。熱巴以鈴鼓(故又稱“鈴鼓舞”)為主,融說唱、舞蹈、雜技、氣功等于一體。舞者腰系短裙狀的用羊毛或牛毛編織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辮條(“熱巴”即意為“破碎如絲的服飾或布衣”或“如穗的發辮”),隨著各種高難度動作,裙條飄起,剛勁瀟灑。
傳統上,“熱巴”是由賣藝為生的流浪藝人班子(多以家庭為單位)表演的,故也被稱為“東方吉普賽舞”。在浪漫的名稱背后,是藝人們艱辛的生活。西藏民主改革以后,特別是近年來,“熱巴”舞的傳承和保護,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2006年6月,丁青“熱巴”舞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從此走出神秘的雪域高原,讓越來越多的人們一睹它的風采。
初冬,丁青縣迎來了一場大雪,遠山近峰銀裝素裹,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分外妖嬈。來到色扎鄉已是下午,在卡通村一個深長狹小的巷子里,剛好碰到了我們要找的丹增曲塔老人。
真是不謀而合,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欄目組當天上午也慕名前來采訪老人。他們前腳走,我們后腳到,可把老人一家忙壞了。
一天之內,兩路記者先后造訪丹增曲塔家,為的是記錄同一件事:丁青熱巴。
丁青素有“熱巴藝術之鄉”的美稱。熱巴流派有三,其中色扎鄉的多瓊熱巴把粗獷豪放的熱巴與優美動聽的弦子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舞姿優美、旋律動聽,故而深受歡迎、名聲在外。丹增曲塔老人就是這一流派的傳承人。
入座,寒暄,轉入正題。今年66歲的丹增曲塔老人告訴我們,在舊社會,熱巴是下層人賣藝謀生的一種技能,熱巴藝人生活凄苦,地位低下。自己對熱巴十分著迷,12歲學藝,當時條件差,沒有完整的學習時間,只能在農閑時節、勞動間隙拜師練習。學藝的過程很苦,斷斷續續的有16年。1974年,他學成出師,開始帶徒弟。當時,政府對熱巴藝術也很支持,在鄉政府擠出一間房子,作為排練熱巴的專門場所。
上個世紀90年代前后,改革開放之風也吹到了這個偏遠的鄉村,電影、錄像等現代音像制品進來了,傳統藝術受到了沖擊。那個時期,人們都忙著搞生產,解決溫飽問題,無心他顧。于是,熱巴受到了冷落,之前成立的演出隊解散了,學熱巴、會熱巴、看熱巴的人少了。丹增曲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卻又無可奈何,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換上熱巴行頭,枯燈相伴,對影弄舞。
踏進新世紀的門檻,丹增曲塔怎么也沒有想到,沉寂的熱巴又火了起來。2006年,丁青熱巴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那時,丹增曲塔并不知道這件事,有人和他講,他也將信將疑。黨的十七大召開的2007年,有一天,地區來了幾個工作人員,他們為丹增曲塔送來了2400元錢,說是國家對他傳承熱巴藝術的補貼。
丹增曲塔捏著手里的錢,眼睛濕潤了。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個跳熱巴的藝人,政府沒有忘了自己、忘了熱巴舞。他更沒有想到,這幾年國家給他的補貼足足漲了3倍多:2007年是2400元,2008年、2009年是2500元,2010年、2011年是5000元,2012年是8000元。他說自己老了,如果是種田放牧,就是一年忙到底、累到兩眼發黑也掙不了這么多錢。
丹增曲塔的家里有一件“寶貝”,有空的時候他就拿出來看看。這是國家文化部2008年給他頒的一個水晶雕塑認證,上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丁青熱巴)代表性傳承人。老人動情地說,這是他一生當中得到的最高榮譽,既是國家對他的肯定,更是對熱巴藝術的認可。
熱巴又“熱”了起來,丹增曲塔之前的苦悶一掃而空,他不顧年事已高,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鄉里組織演出隊,他免費當老師,目前又培養了40多名徒弟。丁青縣舉辦熱巴藝術節,每年都少不了他。在昌都解放60周年慶祝活動上,他和兒子次仁達措同臺獻藝,成為佳話。
丹增曲塔坦言,看到很長一段時間熱巴遇“冷”,他也意興闌珊,不想讓兒子學習這門技藝,反正學了也沒用。4年前,當丹增曲塔捧著沉甸甸的證書、感受著國家的關愛和溫暖時,他深深意識到熱巴的重要性。他說,國家下了這么大的力氣來保護發展熱巴藝術,加上現在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學熱巴、看熱巴的熱情高了,作為一個老藝人,于公于私都應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這門古老的藝術發揚光大。
從那以后,丹增曲塔就開始教兒子次仁達措跳熱巴。丁青的蟲草產量大、品質好,享譽西藏。丁青人也從采挖蟲草中獲得了極大的收益。可是,學熱巴、跳熱巴就要耽誤工夫,雖然在時間上努力避免“撞車”,但對采挖蟲草、農牧業生產多少還是有些影響,這從丹增曲塔家相對陳舊的房子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丹增曲塔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說錢是次要的,關鍵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他要一直跳到跳不動為止。
一時興起,丹增曲塔與兒子在狹窄的客廳跳起了熱巴。鈴聲清越,舞步飛揚,一老一少繞著粗大的木柱大開大合地跳著、舞著,讓人目不暇接、贊嘆不已。不一會,老人就氣喘吁吁,腳一軟,身子一斜,差點摔倒。
跳熱巴很費體力。顯然,丹增曲塔老了,快跳不動了。可是,熱巴在這片土地上如花兒一般綻放,他的夢想在兒子身上延續,他十分欣慰——熱巴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