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 正文

    加強少數民族文學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

    貴州作協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2年09月24日16:27 來源:中國作家網
    貴州作協 井緒東發言 攝影:王紀國貴州作協 井緒東發言 攝影:王紀國

      近年來,貴州作協針對貴州是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37.8%、少數民族成分居全國第三位、少數民族人口比重居全國第五位的特點,在中國作協的指導下,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要求,把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和隊伍建設作為作協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好落實。

      貴州作協通過交流、座談、走訪等形式對貴陽、遵義、安順、黔南、黔東南、銅仁、畢節、六盤水、黔西南等市州少數民族的文學創作基本情況和隊伍建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取得了較為全面的第一手資料。

      1.少數民族作家創作成績相對突出

      貴州少數民族作家創作的大量作品在全省甚至全國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些作品還獲得了國家和省級大獎。新世紀以來,趙朝龍、龍潛、田永紅、楊打鐵、王華、龍志敏、孟學祥、肖勤等一批少數民族作家獲得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祿琴、袁仁琮、韋文揚、趙衛峰、劉照進、韋昌國、馮飛、羅勇、魏榮釗、王鵬翔、末未、安元奎、林照文、趙永康、姚勝祥、白沙、空空等少數民族作家創作勢頭喜人,在全國核心報刊上發表了多篇作品;而貴州的漢族作家僅有歐陽黔森獲得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飛天獎、金鷹獎等全國性獎項。在省級獎項中(除少數民族文學獎外),也有近40%的作家為少數民族。

      2.少數民族作家年齡偏大,創作隊伍參差不齊

      截止2012年7月,在1368名省作協會員中有327名少數民族會員,占會員總數的24%,40歲以下的約占會員總數的14.03%。在113名中國作協會員中有41名少數民族會員,占會員總數的36%,40歲以下的約占會員總數的1.76%。少數民族作家創作隊伍參差不齊。一方面,有沖勁的作家大都在40歲以上,創作隊伍青黃不接,創作后勁乏力。另一方面,布依族、苗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回族等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隊伍活躍,但一些少數民族沒有形成自己的作家隊伍,只有極少數人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苦苦追尋,甚至有些少數民族基本上就沒有人從事文學創作。

      3.挖掘本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欠缺

      雖然有些少數民族作家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解讀本民族的文化形態,展現本民族的歷史本真,揭示本民族的精神實質,書寫本民族的現實生活。但由于環境或工作的變故,許多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呈現出在大漢語文學的背景下進行創作的特點。一些作者不再關注民族文化,很少采用本民族題材,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少數民族作家對本民族的文化不甚了解,對本民族特點重視不夠、民族意識強化不深,缺乏挖掘本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因此,這些作家作品,由于缺乏本民族文化的支撐點,難以看到本民族歷史發展、文化傳承、風俗習慣的痕跡。

      4.學習、創作環境不理想

      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和經濟的制約,導致文化信息相對閉塞,難與外界交流,許多少數民族作家的文學創作跟不上文學發展的時代脈搏。許多創作得不到政策上和資金上的支持,無法進行深度采風,集中心思創作作品。缺乏作品發表平臺,創作的作品無法推介,又難以得到學習深造的機會,因此,嚴重挫傷了許多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積極性。

      5.缺乏精品力作

      一方面,少數民族創作在邊緣文化的影響下進行,某些作品或許在特定時期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但一些人并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去創新寫作手法、吸取先進經驗,導致思維滯后,創作手法陳舊,創作質量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另一方面,新世紀以來,雖然少數民族文學在創作和發表的數量上取得了長足的突破,發表和出版的作品幾乎為過去的總和。但透過數字,我們卻發現作家們的眼光還只是停留在“可以發表”的層面上,數量龐大的作品中能產生社會影響的精品力作較少,致使作品數量和質量不成正比。

      6.少數民族作家一般不用本民族語言進行創作,而是采用漢文進行文學創作。

      通過認真梳理全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隊伍狀況,貴州作協對加強少數民族文學隊伍建設、培養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人才進行了嘗試和思考。

      1.努力完善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人才資料信息

      為更好地培養文學創作人才,貴州作協擬委派專人在完善作協會員檔案的基礎上設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人才庫,開展少數民族作家會員情況的專題調研,力爭發現、培養少數民族青年作家。對那些有創作潛力的少數民族作家,特別是少數民族青年作家進行重點關注,把握他們的創作動態,以便積極組織他們深入生活、參加采訪采風活動,優先為他們提供創作交流和學習培訓的機會,在作品發表、宣傳推介方面給予重點扶持,鼓勵和激發他們的創作激情,為培養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后備力量打基礎。

      2.定時舉辦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改稿班

      為了發現、培養少數民族作家,從2008年開始,省作協與省民委每年共同主辦少數民族創作改稿班及少數民族文學論壇,邀請省內外著名作家、評論家、編輯前來授課,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幫助少數民族作家擴展認知世界的多維視角和宏觀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和創作水平;同時從民族文學的角度入手,幫助作家不僅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而且更注重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彰顯。在舉辦的五屆少數民族創作改稿班中,共培訓苗、布依、侗、仡佬、彝、土家、回、毛南、水族等少數民族作家約200人次,多為創作一線的優秀基層作者,其中45歲以上的少數民族作者占80%以上,向《民族文學》、《山花》、《貴州作家》等推薦少數民族作家作品20余篇,受到了界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少數民族作家的歡迎,對加強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精心組織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金貴”獎

      要繁榮少數民族文學,就必須有展示創作成就的平臺。實踐證明,用獎勵的方式體現黨對文藝方向的引導,培養作家隊伍,激勵精品創作,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2012年,貴州作協從創新激勵機制入手,以扶持機制出人才,以獎勵機制出作品,在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借鑒中國作協和外省區市設立少數民族文學獎的經驗和辦法,與貴州省民委共同設立了貴州少數民族文學“金貴”獎,以此充分挖掘和弘揚貴州優秀的多民族文化,提升貴州少數民族文學在全國的影響,增強貴州少數民族作家的自信心和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評獎工作結束后,貴州作協適時召開獲獎作品研討會,編輯出版獲獎作品集,刊發評論文章,引導讀者閱讀,擴大社會影響,為文學界樹立了學習標桿。這對進一步打造貴州少數民族文學品牌,加強少數民族文學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重點扶持少數民族作家

      針對作品發表園地萎縮,推介力度不夠的境況,一方面,貴州作協積極爭取得到《民族文學》、《山花》、《貴州作家》、《貴州日報》、《貴州民族報》的支持,盡力協調相關文學報刊不定期開辟專刊、專欄,發表少數民族文學作品,宣傳和推介貴州少數民族作家作品。并通過報刊對一些少數民族重點作家的創作態勢、所取得的成績進行大量的宣傳報道,分析其創作優勢和不足,提高優秀少數民族作家的知名度,以此激發更多的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熱情。一些基層作協,如銅仁、黔南、黔東南、安順、六盤水、畢節等地作協也將目光投向培養少數民族青年文學創作人才的目標上。他們或利用自己的文學園地為少數民族作家設立固定的欄目,重點刊發少數民族青年作者創作的文學作品,或籌措經費對在省內外一些大型刊物發表的作品進行獎勵。另一方面,貴州作協還聯合貴州文學院、《山花》雜志社、市地作協及相關單位共同主辦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研討班,舉辦各類征文活動,發現和培養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人才;邀請著名作家、評論家前來授課,分析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優勢和不足;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對少數民族作家的培養力度;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給少數民族作家,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提高創作水平,如貴州作協選送到魯迅文學院歷屆高研班學習深造的26名作家中就有16名為少數民族作家等等。這些舉措不僅對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起到了很好的鼓勁作用,也為他們的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5.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學繁榮發展的堅實基礎。只有強化民族意識,熱愛自己的民族,熟悉自己的民族,理解自己的民族,并腳踏實地、不斷深入到本民族的生活之中,才有可能較好地駕馭本民族的創作題材,才能為本民族的文學發展做出貢獻,才有可能催生真正的精品力作。囿于特殊的歷史、地理和生態環境,貴州世居民族在各種文化形態的沖擊、滲透、擠壓與同化中所形成的多民族大雜居小聚居形態,促使貴州文學具有本土多元文化交融的痕跡,從而提供了開拓少數民族文學獨特發展空間的契機。為使少數民族作者了解和認識本民族文學,提高作家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貴州作協擬組織文學評論家對苗、彝、侗、布依、土家、仡佬等世居民族作家作品進行整體研究和個案分析,充分展示貴州少數民族文學所取得的成果,探討當前少數民族作品的成敗得失,辨析少數民族的文學風格,提升少數民族作家的理論素養和鑒賞水平,指導少數民族作家更好地把握創作規律,挖掘本民族文化特質,彰顯本民族文化內涵,保障精品力作的不斷涌現。同時,貴州作協希望根據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和個性特點,選擇民族文化資源豐厚、民族特色濃郁、少數民族文學隊伍建設和文學創作勢頭較好的地區,設立相關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基地,如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土家族、侗族、彝族、白族、回族文學創作基地等等。通過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基地,組織全省甚至全國的作家深入其中進行生活和采風,組織多民族作家進行文學交流,提升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素質,積極發展文學事業的有生力量。

      6.優先吸收少數民族作家入會

      繁榮文學,人才為先。貴州作協在每年一度的會員審批工作中,都向少數民族作家實行傾斜政策,優先為少數民族作家加入省作協、中國作協提供更多的機會,不斷壯大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隊伍。

      加強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戰略任務。為更好地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學,我們建議:

      1.建議中國作協設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創作重點扶持項目和扶持資金,有目的、有重點、有計劃地針對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進行扶持。

      2.建議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在少數民族省份或聚居區開設中、短期文學創作培訓班,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提高的機會。

      3.建議中國作協對少數民族省份或聚居區舉辦的少數民族作家培訓班、少數民族作家采風活動等給予更大支持。

      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學任重而道遠。我們堅信,有中國作協的正確指導,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有全體文學工作者的通力合作,有少數民族作家的共同努力,少數民族文學隊伍定會人才輩出、不斷壯大,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定會日益繁榮、前途似錦。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加勒比|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 久久蜜桃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国模和精品嫩模私拍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