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 正文
在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
頒獎典禮上的致辭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鐵凝
(2012年9月19日)
尊敬的布赫副委員長、白立忱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副主席,各位來賓,各位朋友,晚上好!
今晚,在北京最美的季節里,我們相聚在這莊嚴的藝術殿堂,舉行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頒獎典禮,分享我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豐收的喜悅。請允許我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向本屆獲獎的25位作家和4位翻譯家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來賓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各民族團結一致,共同奮斗,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如果說,中華民族的文化是耀眼的星河,文學就是其中最為奪目的星座,自古以來,各民族作家壯美、深情的創造感動和陶冶著各民族人民,文學因此成為中華民族緊密團結的重要精神紐帶,而少數民族文學更是這紐帶上不可或缺的環節。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黨和政府歷來對少數民族文學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對廣大少數民族作家滿懷信任和期待。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作為國家級文學大獎,自1981年首屆評獎到今天,歷經三十一個春秋,生動體現了中華各民族團結進步的根本信念,促進了各民族文學的交流,有力地推動了少數民族文學的繁榮發展;三十一年來,“駿馬”奔騰于大地,極大地拓展了中國文學的精神和想象空間。“駿馬獎”有力地證明:少數民族文學是中國文學創造前行的重要動力,我們為擁有如此豐富多彩、如此充滿活力的少數民族文學感到驕傲和自豪。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向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號召,中國文學正在迎來繁榮發展的黃金期。昨天開幕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會議,是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迎接黨的十八大的一次重要的文學盛會,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幾代優秀的少數民族作家濟濟一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充滿創造的信心和激情,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少數民族文學必將迎來新的更大的繁榮。
朋友們,這個夜晚讓我想起“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壯闊詩句,文學正如長江大河,生生不息、不舍晝夜。讓我們滿懷感激地向在座和不在座的老一代少數民族文學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致敬!正是因為他們的創造開拓和無私奉獻才有了這個美好的夜晚。讓我們再次祝賀獲獎的25位作家和4位翻譯家!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了崇高美妙的藝術享受。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獲得“駿馬獎”,可以說,本屆“駿馬獎”充分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學新人輩出、生機勃勃的盛況。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本屆“駿馬獎”程序更為嚴謹、過程更為透明,四十九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各民族評委認真負責、秉公評斷,付出了艱苦的勞動,讓我們向評委們表示深切的敬意!我們還要感謝對本屆“駿馬獎”的評選給予真誠關懷和指導的各位領導!感謝長期關心、支持我國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的文學界和媒體的朋友們!感謝李嘉誠基金會和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今夜的榮耀屬于獲獎者,也屬于你們!
朋友們,親愛的同行們,讓我們相約,攜起手來,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以回應這個偉大的時代,回報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謝謝大家!